重庆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重庆启动的户籍制度改革,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户籍制度改革。目前,重庆累计有800多万农民工在外打工,其中,400多万在沿海,300多万在本地。重庆户籍改革规划提出,今明两年内将使338万农民工进城落户,到2020年,力争每年转移8090万人,使本市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

 

问: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已经开始了尝试。您如何评价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重庆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有什么作用?

胡星斗:重庆作为城乡统筹的试验区,在户籍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头。特别是土地的弹性退出机制,在全国属于首创,它对于保障农民的权益、免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稳步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体制的顺利对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保障了进城农民的权益,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对接变得容易,甚至成为无缝对接。

 

问:如何评价弹性退出机制(即设置了3年退地过渡期,最长3年内可继续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使用权、收益权,3年内自愿退出的,给予一次性补偿)?

胡星斗:许多城市搞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但重庆的弹性退出机制——宅基地和承包地可保留一段时间,而且实行3项保留、5项纳入——转户后林地使用权、计划生育奖励扶住政策和农村各项补贴可继续保留,在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不仅是设置了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的过渡期,使得农民可进可退,免除了后顾之忧,而且农民暂时成了城乡两栖人、享受城乡各自部分的好处。这样,进城落户的农民将会越来越多,可实现重庆在两年内让300万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目标。

 

问:分级承接机制(按照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是否是一个渐进式的好办法?

胡星斗:分级承接、宽严有度这个符合国情,是个渐进改革的好办法。全面放开乡镇户籍、进一步放开区县城户籍将大大地促进县乡经济的发展,而同时不使主城区负担过重。当然主城区也接纳新市民,但条件稍严点。这样形成梯度落户的态势,也更加有利于县乡经济的发展。

 

问:虽然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有很多创新,但毕竟这项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重庆进行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也不过3年时间,在制度设计上也存在继续完善的地方。能不能从您个人角度给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提一些建议。

胡星斗:户籍改革要尊重农民的权益,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不能为了征地、为了把集体土地转变成国有土地以便开发,就强迫农民退地落户。还要确保大多数农民在城里能够稳定下来,关键是能找到稳定的工作、稍好的工作,所以要对农民工培训,增强其技能;要对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特别是税收、贷款等支持;要让进城的农民住上公租房、廉租房,还要解决子女的教育、低保。有了工作和住所,农民工就能在城市稳定下来,城市化才能扎实地推进。最主要的是要有比较稳定的工作,让农民工免受歧视。

 

 

20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