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利
——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颁奖侧记
来源:文学报 作者:陆梅
千古长河,淮水安澜。5月20日,千年古县淮阴沉醉在浓浓的爱里,名为“2010中国淮阴·东方母爱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这一天拉开序幕。活动之一的“爱心论坛暨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贺捷生、陈建功、尤今、李光羲、周明、理由6位海内外作家获荣誉奖;尧山壁、赵丽宏、汪文琴、陈奕纯、田茂真5位作家获一等奖;庄志霞、洪烛、刘益善、施雨、潘永翔、周子牛等16位作家获二等奖;另有32位参赛者获三等奖,44位文学爱好者获优秀奖。
为如此庞大的获奖作家颁奖的嘉宾有:台湾著名作家痖弦,冰心女儿吴青,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国母爱研究会会长王中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宗仁、石英,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顾浩,江苏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王飞,以及来自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江苏省和淮安市的党政领导、《文艺报》《文学报》《钟山》《雨花》《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美文》等报刊的主编等。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吴小莉特约担纲主持。
这个论坛和颁奖穿插进行的典礼,可谓爱潮涌动、语深情长。无论是获奖作家的获奖感言,还是专家们的论坛演讲,都离不开一个“爱”字。诗人赵恺如此形容:爱,对文学是良心和责任,热爱母亲的文学是爱的文学、爱的跋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回忆自己年少时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时说,是母亲让她懂得了爱是没有国界的,绝不应该让仇恨的种子一代代传下去,“妈妈无私的爱影响了我一辈子,母爱是身教重于言教。”
身为贺龙元帅的女儿,军旅作家贺捷生将军的演讲朴素情深。她说:“大家都在说母亲伟大,母亲是无私的,可是后面还有一个父亲。我出生在长征路上,没有我父亲坚决抱着我走,我就被扔下了……在母亲的怀抱里,在父亲的马背上,我和父辈一起渡过金沙江,走过康藏高原。我是吃了千家百户的奶才养大,我有千万个母亲。”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在淮阴,耸立着被称为“东方母爱的金字塔”的漂母墓。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是秦汉之际淮河边上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以漂洗丝絮为业,在韩信少年困苦时给予了慈母般的关怀,慷慨分食与他,并激励韩信奋发图强。漂母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母亲对苦难的悲悯之心、对弱者的同情之心,体现了东方母爱善良仁慈、无私奉献的美德,与孟母、岳母并称古代三大贤母。
“漂母是一个象征,是大义大仁大德在普通人身上的体现。”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石英在颁奖典礼上表示,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感情,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淮阴是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韩信的故里,无名无姓的漂母和韩信之间“一饭千金”的故事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母爱”文化遗产。“漂母杯”散文大赛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大家通过散文这种载体,体验母爱、感受母爱、传播母爱、弘扬母爱。
记者发现,比之第一届,本届大赛不仅获奖的名家多,获奖作者的人数也远远超出前一届。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红孩如此解释:“漂母杯”大赛不同于文学圈内的其他大赛,它不局限于文坛圈内、作家之间,这个奖项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更多是在民间,我们就是要倡导一种全民写爱的文学,让母爱文化代代流传。
这一说法和台湾诗人痖弦的观点不谋而合。痖弦在演讲时谈到,我们做子女的能为母亲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母亲会很欣慰。所以“漂母杯”大赛是全民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写。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提起笔来,尤其是为母亲写作,都是真情流露。
本届大赛由中国散文学会和江苏省作协主办、淮阴区人民政府承办。颁奖典礼后,与会作家前往周恩来故居参观,并到周恩来纪念馆敬献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