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的性质 :婚姻是一种交易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
生理的需求确定了男女之间的需求。男女双方是彼此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她)们自己。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私企业,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等。人人心中一杆称,爱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人们在寻找对象之前,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择偶标准,如年龄、身高、容貌、学历、职业、收入、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等。如果我们把上述各种因素进行适当归类,会发现主要有三个主要条件:身体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身体条件主要包括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在这些变量中,身体条件是随年龄增长而衰变的,是爱情婚姻中的减函数。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增减是可以凭经验进行预期的。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的高低好坏以及收入、财产、职业等,预示着将来家庭收入及精神生活质量的好坏,即婚姻效用的大小。
在以上诸要素中,综合得分最高的人,就成了抢手的商品。理性的个人总是在自身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合适的对象以实现婚姻效用的最大化。恋爱是男女双方各方面条件均衡和博弈的过程,结婚则是对爱情交换的一种确认,结婚证就是一个标准合同。
二、婚姻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1、婚姻的收益:结婚目的是希望从婚姻中获取最大效用
选择结婚和选择单身都是人们在成本与收益间权衡的一种理性的选择。结婚给人带来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获得性的满足和情感的寄托。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二是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和两个人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人生活也是用一套。三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个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实现总效用的增加。四是起到防灾保险的作用,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的失业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五是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等。有了那么多的好处,大多数人当然选择结婚了。
2、婚姻的成本:单身是因为成本大于收益
恋爱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你要与对方见面,得牺牲时间,还要请对方吃饭喝茶,为了给对方留个好印象,你还要修饰一番,买件体面的衣服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成本。你为了追求对方,必然要放弃做别的事情,放弃对另一个目标的追逐,这是机会成本。从寻找目标到谈恋爱到结婚,都是成本的耗费过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尤其是女子单身现象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这些现象可以用成本分析模型加以解释。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女博士、高级白领及一些事业有成的人找不到对象,原因就在于她们进入爱情门坎的机会成本太大。现代社会,一个优秀的职业女子面临着许多选择,她们有很好的工作机会,经济独立,前程美好,无须依赖男性,如果选择婚姻要放弃的东西太多,投入的成本太大,她都会舍不得。相比之下,单身反而有更好的预期回报,她们自然选择独身。社会提供给女性的工作和发展机会越多,单身女子的群体就会越大。可是上天就是那样吝啬,不可能把好处全让你占了。单身女子事业心越强,越希望有美好的感情,但是在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婚姻变得更加不易,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用经济学的话说叫“路径依赖”。
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的结婚率呈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
三、婚姻的风险
1、边际效用递减
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风险的。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说的是人们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效用随着单位数量的增加而递减。一个饥饿的人吃包子,第一个很好吃,效用最高,越到最后,越没有感觉,如果继续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产生负效用。如果我们把这条规律套用到爱情上,爱情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初尝禁果的滋味一辈子不会忘记,年久月深,慢慢没了感觉,就像“左手摸右手”,味同嚼蜡,各自另觅甘果就顺理成章了。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会随之加快,丈夫(妻子)这种耐用品的折旧速度也就相应加快。也就是导致了边际效用递减率的加大。我国近年来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就是其中的体现。
2、信息不对称
婚姻变故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学往往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男女恋爱过程中,他们总是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公开或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掩饰自己的缺点,张扬自己的优点。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进入了制度框架的约束内,双方的缺点就会慢慢暴露出来。
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婚姻交易存在着各种途径。婚姻介绍所是专门搜寻、处理、提供婚姻产品信息的职业机构,是为降低婚姻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它靠收取信息服务费和交易场地费来维持运转。媒人与红娘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不可小视,但他们往往会为了得到一份厚重的彩礼和酬金而夸大当事人双方的信息特征,隐满某些对双方不利的信息。近年来又出现了 “玫瑰之约” 一类进行婚姻速配的电视栏目,把婚姻市场的概念诠释得一清二楚,对反对婚姻市场论的人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网络是一个新的婚姻市场,网恋的兴起源于低廉的搜寻成本。在网上搜寻一个异性只需要几钞钟,送一束电子鲜花根本不花钱。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对降低婚姻成本的需求,使上述交易途径的使用率有上升的趋势。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增加了婚姻的风险,是近年来离婚率上升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仅从从成本及收益的角度进行分析,婚姻的效用及风险最终都归咎于人们对成本和收益的衡量问题。
总之,婚姻是一种交易行为,而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风险的。投资理论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婚姻的制度约束及婚姻的性质决定了婚姻只允许有唯一的赌注,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为了规避风险、获得利益最大化,人们在选择对象时,总是陷入周密的计算与考虑之中,房子、存款、汽车、对方的职业、健康等非纯粹爱情因素成为婚姻是否安全的重要考量指标,婚前财产公证、家庭开支AA制等各种杂音乘虚而入,使原本应是两情相悦的爱情婚姻蜕变成对数量的计算与追逐,使得爱情的领地越来越小,这种理性牢笼成为现代人婚恋中的不能承受之重。如何获得人生幸福,还有待人们去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