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崖上重新站稳的房价


今天,投资者们都在等待7月份通货膨胀数据。昨天,中国股市下跌,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下跌77.26点至2595.27点,跌幅2.9%,是7月27日收于2575.37点以来的最低点。银行和房地产类股引领市场下跌。招商银行跌3.1%;交通银行跌2.8%。保利地产跌2.7%;金地集团跌2.9%。

 

弱于预期的7月份进口数据加重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中国7月份进口额增长22.7%,增幅显著低于6月份的34.1%,也远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30.2%。市场不得不怀疑,投资和消费降温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同日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显示,7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与6月份持平,但较上年同期上涨10.3%。其中,7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2.9%,环比与上月持平;7月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6.7%,环比下降0.1%。统计局同时公布,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人民币2.3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4.72,比6月份回落0.34,比去年同期提高6.71点。

 

本轮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调控至今,北京的手段堪称严厉,一些热点城市的贷款收紧也是空前强硬,但为何收效仍不显著?这令我想到昨天发布的另一则消息,《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从去年开始展开剧烈反弹后,目前市场普遍担心,印度的某些城市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价格泡沫。孟买和包括新德里以及古尔冈、诺伊达等周边城市的国家首都区等印度历史住房价格最高的地区尤为突出。以孟买为例,该市一家名为Lodha Developers的房地产开发商打算建造一栋号称“世界唯一”的公寓大楼,据说将成为世界第一高的住宅楼。而孟买市中心一些在建大型公寓的价格已经超过了2007年楼市高点时的峰值。

 

在这次金融危机期间,即2008年末和2009年初的经济滑坡期,印度这些大城市的房价下跌了四分之一甚至更多。但去年年底经济刚有好转,这一价格趋势就发生了逆转。存在真实需求的购房者被走低的房价所吸引,坐拥大量资金的投资者更是看到了投资机会。而等待已久的开发商也利用人气回暖来启动新的开发项目。有些以前着重开发建造商用物业的开发商现在把更多业务重心放到了住宅,因为经济复苏期,商用楼房的需求反弹远不及住宅。住宅需求出人意料的快速反弹直接导致印度房价大涨,甚至达到普通印度家族无法负担的水平,新的住宅开发计划也爆炸性增长。今后三至五年,印度城市可能出现大量公寓供应。在德里及其周边的古尔冈和诺伊达,建筑商正在修建许多超大型住宅项目。

 

印度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不可怕,因为造成泡沫的需求不像中国那么理性。昨天我重提投资性需求是理性的,所以,只有当住宅作为一种投资品的前提被全部或部分地解除,满足居住的供应才是有效的,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才是可预期的。印度房地产市场会有许多新物业在今后几年同时入市,供应过量自然会压低房价。

 

而在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深跌,已经表现出触底迹象。与些同时,近期一系列数据显示国内消费正在走软。市场现在的担心是,北京决心以放慢经济增长为代价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不过在我看来,这是多余的担心——北京对保增长的决心和老百姓躲通货膨胀的决心一样坚硬如铁,而这两者,都可能帮助房价站稳在民情的悬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