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同悼祭奠亡灵更要反思过去


                 举国同悼祭奠亡灵更要反思过去

 

815,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今夏以来,洪魔席卷了全国很多地方,山体滑塌,桥梁被毁,房屋被冲,公共设施遭到严重毁坏,数以千计的生命被吞噬。

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的消息是,10年、30年、50年、100年、50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626日,广东揭阳下了暴雨,报道说是“百年一遇”,而在惠来县隆江镇,则超过了“500年一遇”;630日到71日,河南南阳市南召县普降暴雨,受灾严重,当地媒体报道此次暴雨是“千年一遇”……逢雨成灾,逢灾便是“N年不遇,基础设施不堪一击。可是在江西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未现明显内涝,“没有一辆汽车泡水”。这都得益于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广东相关部门曾表示,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这个系统也是古人留下的”(中国青年报7.14)。如是我想,在我们在为那些洪涝夺取生命的亡灵祈祷时,我们是不是也该为人类的活动有点反思,N年不遇”的灾害让我们有哪些不该忘记?

首先是百年不遇竟然不抵千年老祖宗留下的排水系统这是我们最不该被忘记的。人,不能两次跌入同一条河流。同样,洪灾过后我们不能再重复昨天的伤痛。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已经和古时候有了天壤之别,作为后人,我们理应建造出泽被万世的工程才对。

其二是N年一遇的洪水重现期不能被忘记。政府在确定当地防洪建设规模和等级时,要参考重现期。这样可以有效防洪的同时,避免过度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重现期”要假定“历史会稳定重现”,而气候变化可能会让一个地方百年间“沧海变桑田”。在防洪抗讯决策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计算“重现期”,也应该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考虑进去。

其三是全国许多地方防灾减灾意识还比较薄弱现象不能被忘记。我们许多地方去年或者前几年被洪水洗劫过的地方,今年还是“涛声依旧”,北京、广州等部分城市的一些路段在雷雨天,习惯性成为“季节湖”,年年是老毛病,时不时发一发, N年不遇”不能成为N年的挡箭牌。

其四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不能被忘记。泥石流、山体滑塌这一类的灾害,很多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一种报复,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不保护生态,遭生态报复只是时间问题。

其五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类“天灾”的责任不能被忘记。为什么城市、村庄会建在动土带上?为什么当地政府人员对灾害的理解就是撤离,预防减灾意识怎么那么弱?为什么民房遇水就塌,大桥洪水一冲就跨?为什么退耕还林、植被保护、环境保护等等总是抵挡不住N年不遇?为什么惠民的“村村通”公路不堪一击……

N年不遇,让我们痛定思痛,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公路桥梁更加坚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排水不会明显内涝?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人民不遇灾就迁徙?太多太多的现象需要我们反思。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灾难,而是灾难过后的冷漠和遗忘,我们不能因灾难过去就忘却了本该吸取的教训。

愿失去生命的同袍安息天堂,愿我们的政府从今年的灾害中汲取的是教训,而不是灾害过后一级一级的庆功表彰。

 

地址:陕西安康铁路办事处:罗宗华     邮编:725000

电话:13509157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