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被刻意低估


昨天是8月18日,代号601818的光大银行首日上涨18%,与在发行价徘徊的农行相比,光大还是很行的。

 

昨天晚上,工行发布了将在6年内发250亿可转换债的消息,结合之前需股东会讨论的配股,将要从市场上共再募集700亿。如果募集资金成功,工行的资本充足率将超过13%。

 

今天早上,兴业银行公布了房价下跌50%时的压力测试结果,下跌50%的时候,个人不良贷款率仅1.2%。但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会相对大一些,再次证明了,在中国,政府才是最大的风险,准确地说,掌握着实权、缺乏监督的官员们,才是中国最大的风险。

 

同时公布的,还有国务院保持蔬菜价格稳定的报道,政府管不了房地产商的房价,管一管农民的菜价还是很有手段的。不是说菜价不该管,但是如果因为灾情的严重,导致供给的减少,这个时候去管,违背发展市场经济的初衷。相对于房价来讲,菜价的波动剧烈而自由,民众也有办法去解决,政府去管这些事,什么时候才有功夫管房价?还是多管一点老百姓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才好。

 

不过,菜价的上涨,能不能得出恶性通货膨胀开始冒头的倾向?地产商肯定最爱这种说法,你看,你看,房价给打压下来了,多发的货币没事干去炒生活必需品了吧!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蔬菜大米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生产的时间较短,船小好调头,属于市场经济的自由性表现得最明显的地方,价格上涨,明年就一大堆人去做,到时候都多得卖不出去。什么大豆、猪肉,不都是这种状况吗?何况,要提高农民收入,除了让他们跟富士康打工之外,使农产品的价格涨起来,才不是一句空话。

 

地产商还说过一句话,房价下跌,让银行先死。地产行业的流氓特性,这句话是真实写照。兴业银行的测试结果,其实在清理之中。对于个人来讲,你会因为房价下跌就把首付款30%、40%甚至50%不要了吗?除非发放房贷的时候违规,否则银行1.2%的不良贷款率我感觉得高。股市上一轮下跌,很多个股跌幅超过70%,不也没多少人跳楼吗?作为实力雄厚的炒房者,跌个50%都受不了,你们也太娇贵了吧?好歹你们手里还拿着空置房,炒股的,手里什么都没有。

 

地产商是强势利益阶层,但银行的特权更大。拿着客户的资产,把它以三倍的价格卖出去,同时还要收资产的拥有者这个费用、那个费用,这就是银行,合法的强盗,没有道理可讲。一讲国际接轨,就是收储户的钱,问题是美国人不存钱,他们花银行的钱当然有费用问题,中国花的都是别人的钱和自己的钱,和银行的资本家有什么关系?应该多给点储户利息才好。

 

但这一点没法改变,因为银行归根到底是国家的,得要保证它的垄断利润,哪怕让民营的、外国的资本从这种体制缺陷中获得好处也没有办法。有些民营企业的吹鼓手在那里叫嚣这放开,那放开,其实该放的早放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坐上垄断的车,去赚人民的钱。

 

对于这样的企业,目前的股价却在这样的一个低位,这和央行所谓的顺周期调控有关,景气的时候让你们的充足率要求高一点,不景气的时候让你们多放出点流动性。现在银行不发展好吗,那就提高充足率要求,否则,你就别想发展。这样才招致大型银行在资本市场的大肆融资,这样的融资肯定是有回报的。

 

大型融资的大肆融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吸收多发的货币,压低股指和资产价格。现在的这种外汇管理体制,中国的顺差贸易造成大量的货币超发,这些钱有可能去炒房,有可能去炒菜,也有可能去炒股,炒前两样东西都是对老百姓不利的,所以要打压,炒后一样是对老百姓有利的,所以要支持。把股价炒得高高的,那是对老百姓支持吗,肯定不是,一提中国石油你就明白了。所以,现在银行保持低价格,对于大家是好事,对于整个市场也是好事,跌无可跌,只能涨了,闭着眼睛买,然后安安心心去工作,等几年过来收谷子。

 

银行会破产?美国的两房都没法破,中国的银行怎么会破?大到不能倒,以银行业现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真没有人会吃了豹子胆,放它们去倒。

 

银行股压在低位,除了给民众安心的进入机会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和国际市场平稳接轨,AH价差过大时接轨,对于喜欢盲目崇洋的中国人来讲,只能是A股下跌来和国际接轨;但AH股价接近时,后期的价格走势就很难讲谁影响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