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广国家品牌形象的汽车产业意义


最近有报道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长中国人的志气。但是,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除了大以外,好像没有更多的具有世界性的品牌被认可,也没有太多的特别强大的公司屹立世界。

 

显然,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积极动作起来。从中国奥运会的宣传片,到2009年的中国制造的海外广告,再到最近正在酝酿中的国家形象的广告,都是大手笔。

 

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就是如何从经济大国转变到经济强国,而经济强国则是需要强大的企业与品牌来支撑的。

 

汽车产业是中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的做强是中国做强的重要产业基础。

 

中国的汽车产业如何做强呢?

 

已经有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的中国汽车产业,虽然有了极大的进步, 但是品牌的价值与世界市场的影响力还谈不上与世界同步。

 

但是也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也与日俱增,中国汽车企业也在努力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尽快达到与欧美日先进汽车企业同等的水平。

 

达成这样一个目标的策略很多,收购是一种,模仿创新又是一种,但是最关键的是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好自己,才是最关键的要素。

 

20103月份的两会上,作为两会代表的长城汽车的老总王凤英就曾经提出了一个中国车的概念,做好自己品牌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产品品质的竞争。

 

所谓的中国车,就是中国汽车品牌,是需要每一个企业通过努力达成的。其中,提升汽车产品品质,制造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是中国汽车整体品牌最薄弱的一环,也是最需要加强的一环。

 

2010年层出不穷的召回门事件恰恰印证了品质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许多企业虽然也重视品质,但是在市场销售猛增的状况下,往往就忽视了品质而将重点放到了销量。

 

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市场需求的贪欲下,很能够平稳心态。

 

前年,我曾经去一家长城汽车的配套厂商去参观,虽然是一家乡镇企业,但是厂区干干净净很有些大厂的味道。而且总厂的数百条对于品质保证的“清规戒律”完全不是走形式,而是配套厂必须坚持的原则。

 

回味一下很能体会到长城汽车对于品质的决心,去年下半年,长城共4款车型先后获得欧盟整车型式认证,正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市场的实质性一步。

 

中国今天的汽车产业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比亚迪获得巴菲特入股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震动世界。但是这种外延式的发展路径必须以内涵发展路线为基础。

 

2007年的吉利意识到了这一点,长城汽车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在长城汽车看到“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口号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意识到他们已经获得了精益生产的精髓。

 

有一次在一次论坛上,当主持人问到什么是汽车 的自主创新的时候,我就讲到,创新并非天外来客,而是基于目前基础上的每天的不断的改善,这就是真正的创新。

 

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本土企业仍然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如果基于这样的背景,忽略了现状,而去寻找所谓的差异化, 就缘木求鱼了。

 

长城汽车曾经花费数千万做长城车中国造的广告,其实打造的不是长城一个品牌,而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整体品牌,这个品牌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