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体验归来,漫谈速度营销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讲师谭小芳
前几日在外地讲课,我的助理给我订了一个高铁的车票,结果一不留心,赶了一次潮流。感觉嘛——列车的提速很快,人对此的感觉并不大,在时速180公里内反而有老太太走路慢悠悠的感觉,在300公里时速内都觉得比较平稳,但超过300公里时速,心有突突的、悬悬的、空空的感觉,也许是第一次,因为今天回来的感觉就不大。
在车上,我不禁感叹——从牛背上的中国到高铁上的中国,最伟大的变化就是:“速度”。“中国速度”已成为中国发展的代名词。“和谐号”诞生的速度和它创造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大洋彼岸的白宫就被惊动了,奥巴马总统在他的第一部国情咨文中这样表述了他的心情:“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
从1997年4月1日到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共进行了6次大提速。10年间,纵横全国的主要干线时速相继提升到120公里、160公里乃至200公里以上,催逼得国人走路似乎也快了许多。
200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为7.2万公里,人均铁路长度仅为5.5厘米,新华社记者形容说:“还不如一根香烟的长度。”
高速铁路自1964年在日本发端,首开时速210公里的纪录,此后在西方国家走过40多年漫长的发展道路,运营时速一直在250公里上下徘徊。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现在来看看中国高铁令人目眩的发展速度:
——从2004年、2005年相继引进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的高铁技术,到2010年3月,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长达6552公里,时速和里程都冲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时速高达380公里的动车组日前刚刚下线,这是“中国创造”的高铁运营速度的更高纪录,同时意味着世界上更快的京沪高铁将很快投入运营。
——时速400公里的检测车、500公里的试验高速动车组及相关路网、信号配套系统,正在紧张的研发之中。
前后不过6年,中国一举跨过发达国家高铁40年的发展道路,创造了后来居上、自主创新、领跑世界的奇迹!
中国铁路人在高速、高原、重载、既有线提速等创新成就一鸣惊人,傲立于世,并在国际上一举打响“中国创造”的最优品牌。目前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土耳其、波兰、委内瑞拉、印度、缅甸、柬埔寨等几十个国家都希望我国参与他们国家铁路项目的合作,有些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之前我听到有人质疑这样的铁路我们并不需要,而且造成了浪费,是不折不扣的面子工程,现在看来——不能那样说了,因为这样的速度给我们的国际项目合作方面带来的机会是战略上的领先!
谭小芳听说,海尔的CEO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问大家:“如何让石头浮在水面上?”
有人说把石头挖成空心的,
张瑞敏说石头是实心,你没有条件将它挖空;
有人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
张瑞敏说我们也没有条件找来一块木板。
……
最后,张瑞敏公布了答案:
用飞快地速度将石头掷出去,通过打水漂的方式就可以让石头浮在水面上。
这就是海尔倡导的:快速反应,马上行动。
对于速度,似乎世间种种事务都始终逃脱不了一个“快”字。
比如,中国本土企业如果年增长率为10%,那就相当于没有增长,如果说增长了30%,相当于增长了20%,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平均为10%的速度,也就是说,在中国经济大浪潮的推动下,企业每年至少应该有10%的自然增长。就像海尔在10年间增长一万六千倍,联想10年增长一万二千倍一样,把握市场脉搏快速增长。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天下头号杀手火云邪神的一句台词,道出了天下武功的秘诀,他说:“天下武功,无坚不摧,惟快不破!”在速度社会,瞄准不是第一位的!开枪是第一位的!一个完美的结果是长期累进的结果。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你真的一定要一个完美的结果,你得到的多半就是一种完美的借口或理由。
谭老师(谭小芳官方网站www.tanxiaofang.com)常在培训的课堂上讲——速度快不一定强,但速度不快注定不强!以戴尔、微软、沃尔玛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巨人,向我们揭示了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新源头:既然我们的客户变化得愈来愈快,那么,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我们自己前进的速度。总在瞄准,什么时候才有结果?
企业家也有他的苦衷,他们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决定都近乎完美,毫无差错;但是谁又知道,在这段追求完美的时段里,有多少机会摆在企业家面前,却没有好好珍惜利用,我想,在市场竞争下机会的珍贵远远要比完美要美丽的多,有用的多!其实总结一下,这里无非说的就是执行的问题,企业家、决定好的事情,认为对企业有用的事情,就一定快一点做,执行速度快一点,你的企业发展也许会更舒服一点!
“大鱼吃小鱼”以往被视为常理,可是在信息社会的市场竞争中,有时不论大小而论快慢,“快鱼吃慢鱼”的事时有发生。加拿大将枫叶定为国旗的决议在议会通过的第三天,日本厂商赶制的枫叶小国旗及带有枫叶标志的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行销火暴。作为“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厂商却坐失良机。人们把市场竞争中这种“不快即死”的现象称为“快鱼法则”。
现代社会一切竞争都围绕着速度,与速度密切相关。谁速度快,谁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头,抓住了未来!谭小芳老师(预定谭老师营销培训,请联系13733187876)认为,下面这个寓言,就形象地说明了“快吃慢”法则——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早晨的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只羚羊从睡梦中猛然惊醒。
“赶快跑!”它想到,“如果慢了,就有可能被狮子吃掉!”于是,它起身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头狮子也惊醒了。
“赶快跑!”狮子想到,“如果慢了,捕捉不到羚羊就可能会被饿死!”于是,它也飞身向太阳奔去。
谁快谁就赢,谁快谁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在现代社会、现代职场同样适用。
谭老师认为,在现代公司里,你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你就会赢。在未来,谁能够比别人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做比别人多的事情,吸收比别人更多的资讯,谁就是纵横职场的大赢家。下面,请看一下惠普的案例:
1998年6月,惠普公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当年增长率只有3%,而两年前还是30%。公司同时还宣布,两千多名中高级经理暂时减薪5%,这是惠普历史上伤心的一页。
为什么会这样?从宏观环境看,基本的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与PC行业的价格战。但华尔街分析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质疑: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下,戴尔、IBM等公司却没有下滑到如此低谷,为什么惠普的适应力比其它竞争者迟缓?
惠普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卡莉对此的回答是:惠普的问题出在惠普自己身上。在过去60年历史中,惠普是通过强调品质卓越、尊重员工获得成功的,但在信息经济时代,惠普却因为过分追求品质与员工共识,牺牲了决策与行动的速度,在网络经济中失了先机,显得处处被动。
为此,卡莉在惠普提出了著名的速度逻辑:先开枪,再瞄准!过去我们的新产品要在各方面都要达到95分以上才推出,现在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了,产品做到80分就该推出,然后再求慢慢改进。
对这一速度逻辑,卡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滑水冲浪,要保持一个速度才站得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我们很难精确抓住行经路线,但我们不能为了抓住路线而将速度放慢。网络的时代,要抓住速度,才能进入竞争的门槛!在我们的脑子中,做事情应当是“先瞄准,后开枪”,所谓“谋定而后动”呀!但惠普总裁卡莉给我们上了一课。她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惠普“先开枪,再瞄准”。
事实上,当卡莉进入惠普之后,发现惠普的确很优秀,人才济济,技术卓越,品质出众。但业绩为什么不好呢?问题出在市场上,由于有太多的人在追求瞄准的精度,结果惠普的行动总比市场慢好几拍。
但每个人对此都有各自的理由:没瞄准好呀,怎么能随便开枪?“什么才叫瞄准好?”卡莉反问。高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就像滑水一样,如果你想站稳,你就要有足够的速度!比如微软,它的哪一个产品是完美的?但它的速度却是最快的。比如英特尔,它的产品也未必完美,但它创造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英特尔让CPU的运算速度以几何级数倍增一次!
总之,竞争性的环境将不再允许反应迟缓和优柔寡断的存在,谭老师希望所有企业都可以加速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