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下”这一股市谚语在八月里似乎慢慢正在验证。同样炎热的八月似乎并没有继承7月的上涨行情,在经过7月小心翼翼的上涨后市场再次进入了犹犹豫豫的观望。随之而来各大报纸、电台,似乎唱空的声音再次开始显现,有技术方面的、基本面的。其中唱空派最有利的证据就是“银行、地产不起来,大盘怎么涨啊”。
确实作为A股市场权重最大的两个板块,银行、地产似乎是永远的核心。农行是成功上市了,但是光大银行也上海、银行融资接连不断,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似乎短期不会放松,银行、地产确实没有大涨的理由。但是本人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银行地产不涨,大盘就不会涨了”?诚然,银行的权重特别大,地产的产业链比较长,银行地产有“一叶知秋”的效果,可是就此认为银行地产直接代表了大盘,似乎有点简单粗暴了。换个角度看,银行地产如果不涨大盘必然会涨得很慢、很曲折,但是只要不跌,就不会改变大盘向上的趋势。所以理财帮(股票转户)认为,下半年行情的基调是慢涨。
首先先来谈谈为何会“涨”。对于未来行情看涨的同行也有很多,有从波浪理论的、有从经济面的、有从政策面的。我觉得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换个角度更有意思。8月5日,保监会正式规定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上限提高到20%。虽然20%的A股权益投资上限没有改变,但将非股票型基金剔除,实际上已经间接提高了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的上限。截至6月底,保险资金投资基金、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占比大约为15%,如果参照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的上限,还有10%的空间。按照去年末总资产4万亿元计算,理论上还有约4000亿元的保险资金可以进入股市。而保险资金政策的变化与社保比相差两个月,大概社保建仓了,轮到保险了吧。中国是个讲秩序的国家,社保后面是保险,保险之后大概是央企吧,反正跟着党走,行情会差吗?
前面说了“涨”,再来说说“慢”字。上文也提到了,光保险资金理论上就有4000亿元的弹药可见建仓,再加上社保、再加上这个那个,这么多的资金需要投资必然需要一个建仓过程,而建仓筑底阶段最核心的特征就是振荡。原因很简单,1.主力建仓要控制成本,不能无休止的抬升。2.越涨投资者信心越足,谁还会交出筹码呢?所以这个阶段会不断出现“七上八下”的情况,涨的多了调一下,以此往复。同时建仓初期,最宝贵的弹药往往集中在那些有潜力的小盘股上,银行、地产先靠边一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银行、地产近期无法起来的原因之一。
普通投资者都喜欢“上”而不喜欢“下”,但是理财帮(股票转户)认为下半年的基调是慢涨,所以来回震荡、上上下下是难免的,就像近期大盘刚刚突破2700点,马上又开始下跌调整了。如果无法把握节奏做差价,我给个建议,做好“坐电梯”的准备,咬住股票不放,是不会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