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启动新股发行后续改革,推出四大改革措施。这四大措施分别是,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网下可摇号配售;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完善回拨机制和引入中止发行机制。
自从去年对发行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后,尽管相关负责人称第一阶段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发行价完全市场化,不再窗口指导,人为控制发行价;二是提高中小散户的网上中签率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从去年6月新股发行恢复以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直接效果就是发行价大大提高。根据数据,去年7月至今,首发新股达305家,募资总额4901.72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募资16亿元,几乎所有公司都出现资金超募现象。截至本周三,一年来上市新股达288只,其中主板23只、中小板172只、创业板93只,平均新股发行价27.93元,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2倍。发行价不断打破纪录,25只新股发行价超过50元,最高的海普瑞发行价达148元,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给市场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发行价高、净资产高、市盈率高、高募资额。而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前的2006年至2008年沪深股市首发新股的平均发行价为10.78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仅为27.44倍,与52倍平均市盈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从这些来看,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失败的,尽管相关负责人标榜采用了所谓的“完全市场化”,但由于PE腐败的不断蔓延,相关利益机构通过各种关系贿赂官员造假,给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造成恶劣影响。
PE腐败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由于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投机气氛一直很浓厚,企业上市后其股价可以脱离企业基本面出现大幅飙升,公募之前已经存在的先期投资者可以实现瞬间暴富,因此导致一些从事保荐业务的券商投行机构利用工作的便利,与被保荐企业串通,利用私募的途径大肆套利。国信证券的李绍武事件暴露以后,在业内曾经引起广泛的同情,而这也反过来说明PE腐败在这个行业内已经泛滥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PE腐败的泛滥,其直接的危害者便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很显然,监管部门要拿出实际的行动对PE进行严格监管,堵住目前的腐败漏洞。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三高’问题,必须在制度上下手,要从长远考虑。第二阶段的改革,必须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进行。在具体方面,应改革保荐制度的动力机制,加强保荐人责任意识,对不实行为和提供不实资料者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了新股定价过程的透明度”。因此,对于下一阶段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应该加大定价约束力,应该加大对主承销商的监控力度,应该让询价机构对自己的报价进行负责,从而进一步提高定价的合理性。同时,为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该继续实行按市值配售制度,别让中小投资者成为市场的永远弱者,别让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伤透了心!
新股发行后续改革---别让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伤透了心!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