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上半年,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种汇率新政是经济恢复态势下政策回归正常化、中美复苏步调不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避险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需要。本次新政“新”在两点:由过去重视对单一货币(美元)波动转向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系,对单一货币主要升值为主转向双边波动。对于短期的市场来说,预计人民币对主要汇率缺乏大幅波动的空间,总体仍将维持稳定。对单一货币的双边波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才能真正实现。
未来还应抓紧推进人民币对主要贸易投资伙伴的货币对交易、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幅度、其他调结构的配套制度协调推进。为能够将人民币转向对一篮子波动机制真正做实,一个“不经过美元的、事前可获得的”有效汇率指数就变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到这一点,未来应该更多推出人民币对我国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的货币对交易。由于主要本位币国家都是我国排名前列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因而,在国际主要本位币之间的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稳定和对单一货币汇率的稳定就无法同时达成。考虑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波动幅度已经较大,这就要求,未来仍需择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
此外,单纯的汇率变化,无法完成调结构的目标,必须其他政策协调配合推进。其中,特别是提高居民部门收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促进生产的税制向促进消费的税制改革等等。
(晨报记者郭文珺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