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目前只是短暂反弹远未见底


     一线城市8月以来成交量全面反弹及其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8月首周四个一线城市合计成交62.9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5.2%,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分别环比上涨113.9%、5.72%、20.31%和13%。
     成交量 成交面积 环比上涨
北京 1959套 21.95万平方米 113.9%

上海 3023套 30.03万平方米 5.72%

 深圳 470套 4.13万平方米 20.31%
    在所有上涨的城市中,福州取得最大涨幅,青岛、东莞和天津也以51.2%、31.9%和28.5%的周涨幅居前。而武汉和杭州的周跌幅居前,幅度分别为30.4%和22.3%。 
   

    价涨量升仍需时日
    近阶段楼市认购量回升可归结为三个原因。首先,7月中下旬开始到现在,开发商集中推盘,房源上市量有所放大;其次,开发商定价比较务实,相对接近于购房者的心理价位;第三,调控已经进入舒缓期,各方不像之前那样处在高压的环境之中,“市场算缓过劲来了”不过该开发商认为,目前很多楼盘依然是“降价换销量”,价涨量升仍需要时间。第四,认为“市场已经触底”的大有人在。有开发商表示,可以感觉出购房者的心态明显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最近出手买房的现象比较多。

    关键要看“九、十月”
    面对成交量数据,不要被表象所蒙蔽。相比于6月份各开发商均保持着“试水”的心态,7月份到8月初面对沉寂的市场商家也开始坐不住,纷纷有新品不断面市。其实,此次调控对于刚性需求影响并不大,新政百日之时,一是购房者被政策束缚,很多刚性需求的购房者虽然对房子的需求很大,但是开始停手静观其变,是政策人为性地限制购房。刚需的迫切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新政百日被束缚的不只是购房者还有开发商。纵使购房者有所需求,市场上没有新货量推出,购房者也依然只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从两周的销售情况看,小户型、低总价楼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热销产品,而其他楼盘销量并没有大的起色,豪宅面对的是高端客户,小户型和低总价楼盘吸引了一批刚性需求者,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档楼盘,在新政后一直很尴尬。其实只能说是前期被积压的刚需在7月到8月初有所释放。从房源来看,新房源与成交房源之比还很大——这是楼市没有见底的标致之一。目前各项目销售出现极端化,一种是小户型畅销,很多项目的小户型的价格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下降,更多的是大户型的特价房拉低了价格。  关键还是要看9、10两个月,有开发商表示,“不少开发商计划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推盘,那时候的市场和楼盘的销售表现,更具代表性。 ” 
  

    现在的楼市远谈不上见底回暖。量升价稳才是货真价实的楼市回暖信号。凭以往经验,成交量回升到历年同期水平,价格稳定不再下跌,离回暖就不远了。而今年内不具备回暖因素:首先是仍然过高的房价无法支持刚性需求。其次,调控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没有出现放松迹象,投资客和投机客入市仍受牵制。楼市下一轮调控重点将转到供给上。调整房屋供给,就是将过高比例的商品住宅调下来,增大社会保障住宅的供应,针对不同购房需求群体,制定出住宅用地供应的整体布局和规划,这意味着,商品住宅独霸楼市的时代结束了。同时,继续收紧开发商的资金供给,这直接地促使其继续加大供应量并降价销售。现在连死挺房价的任志强都开始识实务,“号召”降房价了,可以预见“银十”过后,房价或将进入实质性的下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