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业绩垫底打了谁的耳光?


  作为证券市场发展里程碑的创业板,可谓是庥“万千宠爱与一身”,然而,由于制度上的一些原因,造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巨大的利益诱惑,而这一巨大的利益诱惑又使得那些并没有资格,不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公司,不惜铤而走险,以造假的手段企图蒙混过关,造成上市交易的既成事实,而在中国证券市场,一旦公司上市了,钱就宣布正式到手了,也就一切都OK了,再发现天大的问题都没有关系,都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什么证交所谴责啦,甚至什么证券市场若干年的准入啦,都是空的,伤不到毫毛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一次被否的公司,还要二次、三次,甚至N次的追求上市。

  半年报的业绩把那些通过造假,或者欺诈手段而获取上市公司资格的公司的画皮给完全的剥了下来,让它们现出了本来面目,相信随着中报的陆续公布,这家的公司还会出现,而有一些隐藏得深的公司可能需要一二年的时间才会原形毕露,不过,到这时,一切都已经迟了。公司大股东、中介机构、券商、保荐人之类,早已经到一连便数钱便偷着乐了, 留下的只是市场上无助的普通投资者,面对巨额的亏损而欲哭无泪。

  创业板仍然在超高速发行着新股,随着上市公司的越来越多,后面的公司中垃圾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开头的经过精挑细选的公司尚且哪些,那些为了凑数量而匆匆忙忙审核发行上市的公司就可想而知了。

  假的永远是假的,不可能成为真的,尽管这些公司当中,有些本来是可以通过IPO获取巨额的资金而让自己变好的,但是,正因为是IPO得来的资金如此容易,反而使其走向成功的可能降低了,这看似一个悖论,其实正说明了我们的市场的问题所在。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样的问题将会越演越烈,最后走上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业板同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