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7月27日称,据东京财团在《地球化时代国土资源(土·绿·水)和土地制度盲点》的调查报告中透露,围绕埼玉、山梨、长野、冈山等日本全国各地具有水源的山林,中国等外国资本正在寻求购买的可能。而类似的事情,去年还发生在日本的“水源圣地”三重县大台町等地。报道称。中国大举收购日本山林的目的是窥伺日本的水资源。
据称已经介入调查的日本农林水产省林野厅分析说,日本林区不能城市化,国内的木材价格又长期低迷,投资森林收益肯定有限。外国资本看重这些森林唯一的解释就是:水。森林下面的水脉才是这些外国资本的争夺对象。
《产经新闻》称,世界水需求日益增加,日本的水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争夺目标。特别是中国,为了发展经济污染了水资源,加上用水量大增,很有可能今后要从日本购买水。而现在,就以投资山林的方式窥伺日本的水。报道援引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的话说,中国企业还让中间商收购土地,企业自己并不出现,看不见的对手正在盯着日本的水资源。
正在研究水资源问题的日本前众议院议员岩国哲人曾经对我说,日中两国未来可能在水资源问题上产生矛盾。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不过是“中国威胁论”的又一变种,是新的炒作而已。
其实,就在《产经新闻》虚张声势地猜测中国的时候,日本的三井物产已经悄悄携手新加坡大型水务公司凯发,着手抢滩中国水务市场了。8月2日,日本三井物产公司宣布,将与新加坡大型水务公司凯发签订合资合同,着手在中国开展大规模水处理业务。在他们看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高速城市化,水处理业务的市场需求预计也将日益激增。三井物产此举意在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抢滩中国市场,进一步拓展业务。
据了解,日本三井物产将与新加坡凯发对半出资建立合资公司,并收购凯发及其相关企业在中国持有的22个工厂。预计收购价格达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
日本三井物产计划收购分散在中国江苏、河北等8个省的污水处理和水循环工厂,完成收购后的日均水处理量将达到约75万立方米。据新加坡凯发称,合资公司首先将斥资5300万美元在今年秋季结束前买下4家工厂。
新加坡凯发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务领域都有着傲人的夺标业绩。日本三井物产称“希望灵活运用凯发的既有优势来开发中国客户”。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日语中一个词汇,叫做“水买卖”,指的街头小巷里面的酒吧,妈妈桑们通过陪酒小姐做的生意。如今,日本真的要与中国从事“水买卖”的时候,他们造了一个新词——“水务市场”。
这,就是日本。(写于201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