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视点】中国的银行业迟早要出大事
不是臆想,也不是悲观,看看现在上市的这些银行我们应该就很快明白,这个市场迟早要为中国的银行业承担一次灾难性的风险,不要因为现在看到这些银行的中报很漂亮,这些漂亮背后都是整个社会和纳税人为此剥离了其不良资产,并且还在为此买单更多不明不白的收费 。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许我们的这种担忧有点杞人忧天的话,那么让我们进一步透过现象去看看本质,也许我们就真的要为此担心,只要这些构成目前银行业这些因素得不到改变,那么出大事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为管理层或许已经意识到这种风险,所以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上市了,而且更多的地方商业银行也在动用各种手段想法挤进这个资本市场来为自己补充冲资本,如果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一种国家利益的需要,那么各类地方商业银行的这种无节制上市资源倾斜,一定就是各自利益的需要,而不再是国家的利益,当然很多部门都可以套用国家利益的需要。
在银行业板块整体业绩如此向好下,为什么我们的银行依然需要如此巨大的融资。数据显示,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净利润达3433.98亿元,同比增长45.75%,超出此前市场预期。但与此同时据测算,目前两市有工行、中行、建行、中信、华夏、南京6家银行股权融资方案待批,规模达2318亿元。在这些融资的背后到底掩藏着什么呢?而这些公司既然都是获利丰厚的公司,那么对市场投资者的回报又怎么解释呢?而且我们还没有去合计哪些地方商业银行的再融资,一个很可怕的隐患一定掩藏在背后。
这种隐患就是我们的这些银行,根本没有自己的抵抗能力,在国家信贷政策一松的时候就都拼命扩张,而等国家信贷政策一收的时候,就面临资本金的不足而要融资,以前没有上市一切都是由财政部兜着,现在好了上市了成为上市公司,就开始由这个市场来承担风险,而我们的市场监管者又是一伙的,也没有办法只有放行其融资申请,当我们的银行生存在这样的所谓市场化的环境下,怎么会不让我们感到担忧呢?我们不仅要担忧这些银行,也更担忧这个市场的监管层,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地放行融资要求。
如果中国的银行就是依靠这种盲目放贷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那么这些银行是迟早会出大事的,只是以前是由财政部独家来承担,而现在却将会是由这个市场来承担,更可怕的是我们这些银行还在储户的身上动脑筋来赚钱,而不是去依靠在自己的创新,提高服务去赢的客户共同发展,所以中国的银行很难培育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银行的这种自身体制弊端已经开始腐烂,而我们的银监会至今却没有勇气干下手去改变或作者改进,甚至容忍其对储户的各种乱收费。
在银行为了自身的所谓发展,或者抢占市场份额,各种信贷的资产质量完全凭借着各种权力和关系,尤其是在信用卡上,我们看到更大的风险被潜伏着,以及地方债务滞后性的风险。当然这仅仅是我们从最表象所看到的一些现象,中银行体系真的需要动粗进行改革,尤其不要让这么多的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看看美国金融危机的结局,我们就应该可以看到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一天,这种多如牛毛的地方商业银行,绝对不是增添竞争的格局,而是增添乱局的因素,因为在有限的资源下恶性竞争是必然的,中国的稀土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只有自己保持一份理性的头脑去看待这些银行板块,短期或许有投机机会,但中线就未必了,因为很多隐患的爆发会滞后,而现在如此巨大的融资,并不会改变整个银行体系的这种本质性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