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引关注 农业板块高烧不退


最近发生的事件似乎跟农业紧密相关,越南稻米走私外流、美国出现争相抢订运粮船热潮、以及必和必拓出价390亿美元欲收购化肥大厂加拿大钾肥公司,粮食似乎成为了最抢手的货物。过去30年来,为了确保粮食无虞,中国克服了许多障碍,虽然可耕土地只占全球的9%,却养活了占全球21%的中国人口。但情势正在悄然无息的改变...

 

中国今年的收成平平,加之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对中国传统上的“粮食自给自足”构成了很大压力,推高了价格,并促使中国大量进口粮食。中国玉米和大豆进口量的增长,引发了这样的问题:随着国内需求上升,加上城市扩张导致农业用地减少,中国的粮食自给政策能否维系?目前,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创15年新高,而大豆进口量在5年间翻了一番。 

 

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玉米批发价格目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行业官员预测,今年中国至少将进口100万吨玉米,远高于2008-09年区区5万吨的水平,并且是1994-1995年庄稼歉收以来的最大进口量。

过去数十年来,中国推动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但目前已面临极限,向外寻找供应源以满足需求增长的迫切性前所未见。就像过去10年来中国国内需求推升油价及铁矿石价格的情况一般,中国由海外输入玉米、小麦及稻米的数量,可能将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推升全球通货膨胀,激励世界各地农人提高产量。进口粮食在未来仍有可能延续,因为其实我们现在缺乏好的土地和水源。” 对中国本身而言,扩大进口应该有助于防止粮食短缺演变成像以往那样的价格飙涨及大规模通货膨胀现象。政府今年一直容忍谷物进口,一部分是因为进口品价格较低,能够协助抑制国内谷物价格,进而降低通胀风险。

 

中国在海外采购其认为关乎国内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作物玉米和大米,以及大豆的进口激增,重新点燃了这样的担忧:中国的举动可能影响全球农业大宗商品市场。

 
中国把粮食自给自足视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事务。为应对如何增加粮食供应方面的挑战,屡屡在农业上投入创纪录规模的资金。今年中国政府在农业上投资1400亿元人民币,较2004年的140亿美元增长了9倍。这意味着那些现金充裕的企业希望投资于与粮食相关的资源。

 

显然中国官员对粮食进口骤增表现得不以为然。但上周,出于对玉米供应状况的担忧,政府采取了非同寻常的举措,一周内进行了两场玉米拍卖,以增加国内玉米供应。
 
目前市场正在争论:近期中国粮食(特别是玉米)进口激增,是预示着中国从此会长期在海外采购粮食,抑或只是中国局部地区天气状况不佳导致的一次性事件?1994-95年中国粮食进口也曾激增,但事后证明只是短期暂现象。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看到,粮价玉米等带动了下游饲料等上涨,就会拉动肉类和水产价格,而棉花价格也居高不下,相对受益的个股绝对不会一日就走完行情,具体分析文章请参看我昨日文章《五要点预判9月个股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