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风暴卷走小姐资源谁心疼?


扫黄风暴卷走小姐资源谁心疼?

与其说‘台风’,倒不如说‘台风季’更为恰当。无论从扫黄行动的密集度,还是查处力度来说,是自我从业七八年来遇到的最强的一次。——东莞地下色情行业经理人表示
在东莞大概有10多万的小姐数量。整个地下色情业和其直接、间接的关联产业,每年产生接近400亿元左右的经济效益,而整个东莞去年的GDP为3700多亿元。——东莞地下色情业人士估算(3日东方早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saohuangdafei/content-2/detail_2010_08/03/1875406_3.shtml
不得不承认,一段时期以来,对于黄毒的泛滥,是禁还是不禁,是污染之祸害还是开放之软环境,有关方面的意见似乎很模糊,这就给了涉黄产业在某些地方迅速发展壮大的机会。不管是因为黄风过盛惊动了中央高层,还是国家出于坚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考虑,这次扫黄风暴,显然首当其冲地触动并且触痛了整个涉黄产业链内的关联利益主体。
不仅如此,当涉黄服务业被当成经济发展软环境,特别是形成一个产业链和产业规模时,地方政府同样难免会缺少扫黄热情,时紧时松、扫而不净甚至出现假打现象。就拿东莞来说,小姐数量达10万之巨,关联产业占到了GDP的1/10强,要下决心取缔涉黄产业那笃定不是件容易的事,因而,看到小姐们“闻风而逃”的局面,心里隐隐作痛的,也许就不只是关联行业内的老板们。
始于京城“天上人间”的大扫黄,堪称近年来力度最大、涉及范围最广也最令社会公众关注的全国性行动,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但公众额手称道的同时,难免也会有人心疼。因而,有人担心这次高调扫黄会不会是运动式的一阵风。正如一些地方因为财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强,对国家调控政策不太热心一样,扫黄一旦直接影响了地方GDP时,会不会同样出现动摇也就很难说。
京城端掉“天上人间”,一度被誉为全国扫黄风向标,可几个月过去了,至今未有明确处理结果,连其后台老板是谁都是个谜,最近有报道说,“天上人间”又在悄悄地以招聘模特的名义招兵买马,伺机重新开张,可见,真要下决心剪除黄祸,难度和阻力还真不小。不过,禁黄与否,关乎一地乃至一国的价值取向、道德风尚和文明进程,既然明确卖淫嫖娼为非法,也没有划定“红灯区”的打算,那就该忍痛割爱,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形式的涉黄经营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