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金暗涌 消费品悬疑破解


今天下午走势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开盘一分种,市场中还空空荡荡,似乎从未有人来过。但两分钟时,一种仿佛似甘霖的巨量从天而降出现,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了收盘。虽说量能过大对于底部的构造不利。但部门热门板块的强势却带领着大盘一个劲地向前冲。


这两天冲得最猛的就是消费类个股,打了“鸡血”般地红火,可是这鸡血从哪来?从资金流向来看,这鸡血带有着十足的“皇室血统”。


首先是社保基金,国家队这次的换股的思路主要是向新兴产业、医药和百货等板块倾斜,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最近类似于重庆百货、天地科技、常林股份等走得如此强劲。【下周三件大事举世瞩目! 散户操作策略


其次是基金公司早在二季度就已经对消费品种投怀送抱。从事化妆品业务的上海家化披露的信息显示,二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有多达9只基金,且上述9只基金全部实施增持策略。零售百货行业更是各大基金公司扎堆入驻的投资标的,如交银施罗德二季度重仓布局了友好集团、建信基金大举增持中兴商业。博时基金对消费股的投资态度从啤酒这一个细分行业便可看出。博时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同时增持了燕京啤酒、惠泉啤酒,从而成为了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


众多机构为何同时选择布局低端消费类股?预知相关个股详情,请看《天天向上


而低端消费品种的活跃,虽然表面看来较为散乱,但却有一条清晰的指令在牵引着它们,那就是通胀预期。今年以来,对于通胀预期增加的消息不绝于耳。临近7月份宏观数据公布的契机,近日来大蒜、生姜、葱等部分农副产品价格被再次炒高。人们对灾害性天气对粮价上涨引发的忧虑,通胀预期愈发明显。7月份的CPI究竟会是多少?研究人士普遍预测,7月CPI同比增幅可能超过3%的红线。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7月蔬菜和猪肉价格涨势极为明显。二季度将是PPI的高点,而7月份的CPI数值或将成为全年最高峰。也就是说,对于七月份的CPI,已经出现相当高的增长预期。只要7月CPI数据不出台,短线通胀预期线索背景下的相关个股就有着做多激情。


在前期大盘反弹过程中,强周期性行业“大出风头”,短期调整压力较大,而非周期性板块比价效应得以显现。因此,未来业绩增长明确且具有防御性的非周期性板块更易受到主力资金青睐。中低端消费板块受益于越发明朗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是政策上“促内需”的关键点。【一类股将引发下周大盘的暴涨


几种合力加权之后,就产生这种井喷式爆发,但对于消费板块的炒作仍在继续,建议投资者不要追高,手中持有股票的适时高位减仓,谨妨数据出台后利好兑现。

 

 

我正在玩新浪微博,快来“关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动态吧。
http://t.sina.com.cn/591zy/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