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判张靓颖的能否获奖?


怎么评判张靓颖的能否获奖?

张恒亮

日前,看电视获知,成都市拟提名超级女生、著名歌手张靓颖作为第三届建设成都优秀贡献奖的候选人之一,看了这则新闻心里只觉得很搞笑。歌手唱一曲歌还可以获得建设杰出贡献奖?但转念又想,万一人家唱了歌,唱出了成都人的精、气、神,然后大家整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一起创造出了某项人间奇迹,那可说不准真应该得这个奖呢?可不是,网上一大堆人正在打嘴仗呢,挺张、贬张者皆有之,都似乎有理。

既然对她能否获奖存在争议,那么拿出评奖标准一比较不就一目了然了?看到评奖条件里写着这一条:“3、在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产生重大或深远影响的事件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个人。”我想,张靓颖之能够提名,也就这一条吧。在我的眼里,所谓建设杰出贡献奖,至少能够在社会经济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一定原创性的成绩,但张靓颖就是针对地震后成都依然美丽唱了一首歌,并且这首歌还不是她写的,这支歌她可以唱,我不能唱吗?在成都肯定还有比她唱得更好的人!这种替代效应本身就说明了唱歌本身没有什么原创性。要得奖,我觉得给写这首歌的作者可能会更服人一些。然而,挺张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张靓颖本身就是名人,有足够的影响力,人家再唱这首歌,当然比一般人更容易吸引人,打动人!成都地震后,旅游呀,经济啊,房产呀等不说一落千丈,也是大受影响啊,许多人也许就是冲着张靓颖这首歌留在成都,投资成都,发展成都了呢?又比如,有一个惊弓之鸟的成语,有人看到了受伤的大雁飞得很慢,于是,也没有用箭,只是拉弓发出响声,然后鸟就掉下来了,你能说这响声不重要吗?

这样说来,我无法反驳正方观点了,但我也想到了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叫做智子疑邻。同样的一件事,由于立场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来,你看自己的孩子及邻人都预言了偷窃的发生,但由于是自己的孩子就赞扬其聪明,而对别人却妄加揣测。这正说明了社会领域的复杂性,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看问题的立场,有自己的价值观及好恶标准,你说张靓颖的歌唱得好,可以得奖,但有的人却说难听死了,根本不喜欢她的歌,那么怎么办呢?到底她能不能获得这个杰出贡献奖呢?我以为,没有统一标准,而是由立场决定的事物,还由立场自己来定吧,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那么涉及到大众的事情,由大众自己解决,张靓颖可否获奖,由成都人投票产生,只要支持张靓颖的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她就可以获得这个奖,否则,就不能够获得此项奖。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