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像乳沟一样,挤挤总会有的(加大版)


         读书时间像乳沟一样,挤挤总会有的(丰满版)

     我不经常鼓励别人看书,因为以前经常碰到以下问答,我觉得这本书你应当读一下我哪有时间,忙的连吃饭时间都没有,还能看书?一般对方会意味深长的看我一眼。就像狂人日记里似地,我老是觉得这一眼就像赵家的狗一样意味深长,难道他包含以下意思?
    
我比你忙碌,我比你辛苦,我比你鞠躬,我比你尽瘁,你看我连充电读书都没时间,我牺牲比你大。
    
你比我轻松,你比我舒服,你比我好逸,你比我恶劳,我看你是领导布置的工作太少了,最好领导别提拔你了。
    
以前我年少轻狂的时候,一般这样回答我哪有时间,忙的连吃饭时间都没有,还能看书?这个问题的:
    
我说奥,你没有时间吃饭,但你咋有时间斗地主打麻将。
    
我说奥,你没有时间吃饭,但你咋有时间看世界杯。
    
我说奥,你没有时间吃饭,但你咋有时间唱卡拉OK
    
我说奥,你没有时间吃饭,但你咋有时间下载兽兽门。
    
我说奥,领导布置的任务你明明半天可以完成的,为啥拖两天?
    
我说奥,那你咋这么笨?这个事你如此这般不就行了根本不用这样抱着脑袋瞎想的你还是看书太少……
    
所以我人缘很差,人家斗地主打麻将看世界杯唱卡拉OK都不叫我一起玩下载了兽兽门也不传给我说这样违法。

    
所以我发育后,韬光养晦,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怎么跟别人说,我觉得这本书你应当读一下

     以上是我之前的一篇博文,承蒙伟大首都某媒体赏识,要刊登一下(见下图),于是我加长了一下,应媒体要求,还需要配几张“个人照片”,美女编辑要求,“体现奢华、品质”,我很为难,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奢华一点也不品质,只好假公济私,在上海最牛地产摄影冀大师拍摄湾流域样板房期间,让人家拍了几张个人照片,我特别向冀大师提出,要求要凸显湾流域别墅的奢华,要求凸显湾流域天然河流的品质,这样自己也奢华了也品质了。不过,作为道具的书,是我从家里的书房搬来的。拿的那个有金地LOGO的施工帽是冀大师借给我的,他有收藏各大地产商施工帽的癖好。
         我自家的书房比湾流域的差多了,看起来很仓库,但我来之很不易——我发育后,买的第一套房子,是个一室户,吃饭看书睡觉都在一个空间,当时想我要是有一个专业的卧室就好了;卖了第一套后我买的第二套房子,是个两室户,有了专业卧室,但是吃饭看书会客都在另一个“室”,当时想我要是有一个专业的客厅就好了;卖了第二套后我买的第三套房子,是个两房,有了专业客厅,但是书房同时还要兼做父母房,客厅还得兼做客房,当时想我要是有一个专业的书房就好了;卖了第三套后我买的第四套房子,一狠心买了个四房,总算一步到位,父母房,我的卧,未来孩子房(暂做客房),客厅,餐厅都有了都是专业的,最重要的,还有一个专业的书房。

这四套房子都是在各家银行亲切的帮助下历年买的,幸亏我第四套房子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买的,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鼓励买房,放松了信贷政策,要搁现在,“认房又认贷”而且“三四套暂停按揭”的银行直接就不贷款给我了。我对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有腹诽的,因为目前的政策扼杀了所有的“改善型”愿望,就算你说我是为了想侍奉父母让他们搬过来一起住也不行,就算你说我是想多一个空间放我满坑满谷的书也不行,就算你说孩子大了客人来了不想让他们住客厅想多一个卧室也不行,有些“宁可错杀一千改善人,不可放过一个投资客”的感觉。不过腹诽归腹诽,政府的政策我们还是要拥护,尽管我是一个上海房地产行业的营销工作人员,直面调控之刃,但我最希望上海的房价一路狂跌,因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楼市不好的时候,营销人员的专业水平才有用武之地。

我的信心,是在我的书房里培养出来的。曾经有些人有幸看了我的书房,说哇,有没有一万本?其实这些人对书籍的体积都是没有概念的,我们以一个标准的宜家毕立书架为例, 202公分高,80公分宽,能放6排书,一般能放200本书(一本书按照2-2.5公分的平均厚度,如果有人说书哪有真么厚?这说明真的对书籍的体积都是没有概念的),即使增加一个35公分高的增高架(不能再增了,一般家里扣除地板和吊顶的厚度后,净高只有250公分不到一点),最多能放250本书。一个书房,扣除窗户、分户门外,四壁周长也就10米左右,大概能放12-13个毕立书架,最多能装下3000-3500本书。其实我这个书房只放了2000多本书,700多张DVD就放满了,我还在餐厅辟了一面墙放书。眼下也放满了,我曾梦想着第五套房子的改善计划,到时候整一个男书房女书房,每天换着地方看。不过现在看来,没有银行的帮忙,也只是一个梦想罢了。

乔布斯都说,人们根本就不读书了,所以他认为IPADKINDLE有前途。我觉得大家不读书,是因为读书越来越成为一个奢侈的习惯。7月份《新周刊》的主题是“急之国”,虽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大家感觉太慢了,去读一本叫《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跟他买金地湾流域的房子有何关系?去读一本《凯恩斯传》跟他想从经理升到总经理有何关系?太远了,大家宁愿去读《基金入门与技巧》,《成功演讲技巧》。除了急于发财大家舍不得把那么宝贵的时间用于读书外,人们不读书可能还跟现在的房价有关,再以我的书房为例,12平方米左右,按照2万元/平方米的目前行情估算,大概要24万元,是买一辆新领驭,还是买间房放书?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我也是算过才刚知道,在上海或者北京这样的城市读一本书的成本组成中,除了购买它的成本,阅读它的时间成本,“储藏”它的成本也是如此高昂(我的书是80/本)。虽然如前文所述,读书时间像乳沟一样,挤挤总会有的,但是,有钱买书有时间看书,但没钱放书也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也许是为什么如此奢华如此有腔调的《OURS》这次要做一个“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阅读的是什么”的专题的原因?因为读书确实变成了一种奢侈行为啦。

但是我始终觉得,一本好书,如果连赢得它跻身之地的能力都没有,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事实上,我就是通过读书,8年之中,从家徒四壁的一室户变成现在有“专业书房”的四房两厅两卫,虽然没有更大的出息,但也证明这个时代其实有更多的希望。

希望本文对于那些有时间在网上倾泻愤怒,却没有时间安安静静读本书的“房奴”或想成房奴而不得的人们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