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老花镜花了我300


这副老花镜花了我300

  这事跟投资无关。

  这老花镜跟我的眼睛无关。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妈妈今年不幸得了一种老年病,这病之后并发了视力下降,老花越发严重了。我妈妈今年85岁了,但自打我懂事起,她就喜欢看书。后来年纪大了一些,除了书以外迷上了电视。自打我懂事起我就发现,妈妈喜欢看琼瑶、张爱玲的小说,电视则除了新闻以外什么都看,戏曲或情景剧,到了80开外痴心不改,到了去年则连《亮剑》、《潜伏》也看得津津有味。可想而知,视力对她是多么的重要。住院的时候,我把家里的那副老眼镜给她,她说已经模糊了。上星期天,我上福利院看她,说我们发去配副眼镜吧。她嘴里客气说不用不用,其实很高兴,因为她的脚步(她的腿前些年摔交装了金属股骨)明显比之前利索得多。我电话弟弟问他哪里有方便停车的眼睛店。按照他的指点,我和妈妈一起到了一家有点名字叫“毛源昌”眼镜店,心想,名气大的当然正规一点。和妈妈验光后边看电视边等。期间,营业员帮我挑选眼镜片和镜框,先是拿了一副很漂亮的,一问价钱得500多元,我对眼镜的价格没概念,但直觉觉得贵了一点(我想起有一次我和弟弟聊起幸福感的事,发现大多数老人并不追求奢华生活,也不在乎东西好不好,只要便宜就行。你真的给他买贵的东西,哪怕东西再好,他心里也不舒服,一句话,没幸福感。其实我在两老面前有过多次这种教训。),我说,我是给老人家配的,不用这么好,过得去就行;营业员说那行,换了一副,一算300元。我觉得这还差不多。又问,可以打折吗?答,我们这不打折,该打的也按照规定(墙上贴着呢)给打了。我释然,不喋地给营业员道谢,“不打折好不打折好,省得被欺诈。”店里的效率倒高,半小时左右一副眼镜就配好了。回到福利院,爸爸问,多少钱,我300元。“300元?我的这副才20元呢。”爸爸捏着自己的老花镜。我不以为然,“东西有好差嘛。”

  回到家里,我跟老婆说了这事。她说,老花眼镜好象不用这么贵吧。昨天晚上,她下班回家很严肃地说,我跟你说个事。她说她去了单位以后,跟她的同事说了我配眼镜的事,说花了300元。结果她所有同事毫无例外地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谁会相信一副老花眼镜要300元?!后来老婆经过对脑记忆信息缜密的检索,发现,他的几个哥哥所配是老花眼镜没有一个超过30元。她说,人家不得不怀疑你报虚帐呢。我说,我是用信用卡支付的,有签购单为证呢。这样吧,这钱你自己掏吧,千万不能让爸妈出。

  这事她从昨天晚上讲到今天临上班前。我知道,可能我错了。不管这是不是小城市的小市民见识,反正大家确实觉得这不可信,况且爸妈可能也真得没觉得有幸福感。我在找原因。一句话,无知害死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