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别成为管理层表扬与自我表扬的节日


 

教师节,别成为管理层表扬与自我表扬的节日

 

赵红军

 

    每年的教师节我几乎都会收到一张学生自制的贺卡,上面写满了学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对老师辛勤工作的各类祝福语。这张贺卡尽管并不华丽,也不漂亮,但在我的心里,它比漂亮无比、装帧考究的贺卡更让我心潮澎湃。有时候,这个贺卡就是学生买来的包装毕业论文的一张封皮。到现在我的办公室墙上还张贴着那张学生送给我的“毕业论文封皮”。

    在今年教师节的时候,我因为参加研究生入学教育而晚到办公室。中午回来的时候,我办公室门口的地上放着一只盒子,上面放着一张卡片:献给最敬业的教师:赵红军老师。在卡片的下面放着一只看上去很漂亮的盒子。未打开前,看看盒子的颜色、图案,我猜测是否是一盒巧克力,也许学生期盼老师在这一天甜甜蜜蜜。打开一看,简直太兴奋了。这是一只装满了我院学生在世博园当自愿者时收集的各类徽章,其中绝大多数是我们学生自制的印有学生社团、各类组织、各类岗位的纪念章。这些印章尽管不值钱,但只要是学生送给我的,我都特别珍惜。我马上拿着这盒印章,到处找人用手机拍照,显示我作为教师的这兴奋的一天。

    回家的途中,到处看到有关教师节的新闻,感慨全国人民对教师的一份尊重和爱戴,更兴奋于俞正声书记说要提高教师待遇的讲话。作为教师的我心中无限激动。回到家,翻看了昨天的报纸,心中却马上变得沉重起来。

    很多单位趁着教师节来临的时候,集中表彰所谓的优秀教师代表、各类记功人员、优秀工作者。复旦大学在这一天首次公开地向社会宣布,他们学校所评选的各类优秀教师等都是学生自己评选出来的。复旦大学是高校的排头兵,这样的新闻本不该成为新闻,难道学校评选出来的各类优秀不应该是学生或者教师评选出来的吗?其实这件事作为一个新闻来宣传就从另一面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什么优秀教师、什么记功人员等等通常都不是学生或教师评出来的。从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看,作为高校的教师,我也认为,各类优秀通常不是学生评出来的,恐怕绝大多数也不是教师评选出来的。

    很多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行政人员,利用自己的资源、信息和权力优势,根本就不公开各类评选优秀的通知,更不告知教师和学生这些信息,而往往采取暗箱操作,或者几个人私下商量,然后就直接报送相关部门,结果等到各类优秀和记功名单被报道出来了,很多的教师和学生才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其实都不在这个所谓的“优秀”之列。

    这个事情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这个小事透露出来的却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行政化祸害无穷。行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垄断教学资源,垄断行政资源,垄断信息资源,垄断话语权,垄断经济资源。本该由学生做的很多事情,被行政化了,本该由教师做的事情,由行政做了,本该给予教师的各类称号,被行政拿了。本该给予教师的资源被行政拿了。难怪中国的高校,只见大楼,不见大师,只见行政,不见教师,只见教师,不见学生。

    《我国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与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际(2010713-16),我应上海市民盟高教委员会的委托曾经写过一份政策建议,就是高校的职称分类体系改革的建议。此前,我的另外一份有关教授治校的建议也被高调提交给中央民盟和相关的部门。可以这么说,现在的中国高等教育问题重重,不改革是绝没有出路的。但到底应该怎么改?恐怕并不是相关部门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而应该去校园里走一走,去和学生和教师谈一谈。比如,随便到高校的校园里走一走,和学生们好好聊一聊,和教师们好好拉拉家常,你就得到很多的内部信息,这些信息都应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和突破口,期盼着《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能够早日落到实处,让千千万万个教师和学生分享它带来的真正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