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的个人崇拜无疑是从毛泽东开始的,而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又是毛泽东个人崇拜得以肆虐的基础。
中共建党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曾保持了不突出领导者个人的政治传统。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毛泽东事实上的领袖地位已经确定,但并不巩固,也未公开,在延安讲演或见报时,毛与其他书记处成员一样,一律被称为党的领袖之一。所以一直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的邓力群1942年听陈云报告时说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领袖时,还觉得“特别新鲜,因为在此之前邓力群没有听到过这样单独地提领袖毛泽东”。 然而,从1940年起,情况就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共以往的不突出领导者个人的传统被打破了;而“延安整风”之后,中共就把这个传统彻底抛弃了。1940年在延安成立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陈云担任校长,该校规定了“泽东日”,从此开始了对毛泽东个人的宣传,而且不断升温。最早是王明1940年5月3日在 “泽东青年干校”开学典礼上作了吹捧毛泽东的讲演,题为“学习毛泽东”。此稿经毛看过后刊登在《新中华报》上,文中除称毛为“中国革命的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外,还第一次给毛加上了“伟大的理论家”的头衔。此后,在延安地区宣传和歌颂毛泽东的文章和新闻就日渐增多,在这方面比较活跃的是张如心。他在1941年3月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提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说毛的言论和著作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典型的结晶体”。一个月后他又发表了“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一文,此后张如心就被调任毛泽东的个人秘书。1942年2月18日和19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又连载了张如心的“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进一步谈到“毛泽东的理论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提出了“毛泽东主义”这个名词。同年7月1日,远在晋察冀的邓拓也著文论及“毛泽东主义’。
当然,张心如分量不足,要让“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还需要更有地位的人出来论说,于是便有了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文中写道:“中国民族解放整个过程中,——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确道路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与实践中所指出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王稼祥发表那篇文章的前两天即7月6日,刘少奇就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的文章,文中写道:“一切干部,一切党员,应该用心研究二十二年来中国党的历史经验,应该用心研究与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及其他方面的学说,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来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因此,也有人认为:王稼祥“第一个”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纯粹就文字而言,此论当然可以成立。然而,如果不是拘泥于文字的表述,而是就其实质意义而言,刘少奇关于“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党员、干部的观点,表明他实际上是全党最早提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人。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到“毛泽东思想”,只是这一概念在文字表述上的简练而已——因此一般认定:“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提出者,是刘少奇。
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毛泽东思想”这种以活人命名思想或主义的做法,在一百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是前所未有的——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的出现,开创了个人崇拜的先河。
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祖鼻马克思是坚决反对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名称的,对那些以他个人名义命名主义的做法,他毫不客气地表示“我只知道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对此,他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有这样的解释:“他讨厌声望,追求声望的行径更使他愤怒。”“群众的赞美和声望,在马克思看来,是一个走上邪路的证据。”而马克思自己在回答一个德国党员的问题时,也明确表示:“ 由于我不喜欢任何形式的个人迷信,因此在国际存在的期间,我从来不允许发表那些来自各国的许多令我讨厌的、表彰我攻击的文电;我甚至从来不答复它们,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
列宁在世时,也不称自己思想为“列宁主义”——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称为“布尔什维克思想”。毛泽东自己也承认“列宁主义也是列宁死后别人提的。”甚至连一代枭雄的斯大林也不敢以自己名义命名党的思想——虽然他是共产国际中大搞个人崇拜的带头人,但他并不让人提斯大林主义或者斯大林思想,而只敢以“列宁的学生”自居——他是这么说的:“至于我,我不过是列宁的学生,我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不愧为列宁的学生。”
再看看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中领袖的做法。在朝鲜,金日成是竭力想留点思想遗产给后人的自大狂,可就是他也没有搞金日成主义或金日成思想,他只是提出了“主体思想”。其它诸如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和阿尔巴尼亚的霍查也都喜欢搞个人崇拜,但他们也不敢把自己的名字跟主义或思想连在一起。把个人名字和思想或主义连在一起,除中国而外,大概只有越南——不过,越南的“胡志明思想”是胡志明死后提出来的,根据胡志明的为人,在世时他是不会允许别人用他思想命名的。
所以,算来算去,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的“毛泽东思想”是超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接受水平的空前之举,也因此,这个称号没有得到国际共运的支持——中共八大时就没有再提“毛泽东思想”。对此,胡乔木有这样的解释:“这与苏联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的提法不感兴趣有关。”“在我们党提出毛泽东思想后,苏联党始终拒绝承认这个提法。在苏联报刊上绝口不提毛泽东思想。这成了一个禁区。凡是中共文件中提了的,它在发表时都给删掉。既然苏共是如此态度,而中国革命又离不开苏联的帮助,从大局出发还必须搞好与苏共的团结,出于这样的考虑,不仅‘历史决议’将毛泽东思想提法删去,并且在1956年八大不提了。八大后,随着毛泽东地位的日益提高,个人崇拜甚嚣尘上,毛泽东思想又被重提,并且喊得更加响亮,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