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有个情节,阿紫被乔峰打了一掌后,眼看就要咽气,乔峰只得将内力输到她体内,总算还能喘气。实际上这时的阿紫已经处于半生半死的状态。医生甚至认为她已经死了,有人到医生那里买人参提醒了乔峰,阿紫的命经一参一刺激,总算活了下来。
这两天在想一个事情,为什么美国1929年股市,在市盈率只有27倍的时候发生了崩盘,最大跌幅达到了89%?为什么2008年全球股市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在雷曼事件后,全部崩盘?
其实经济不管是高增长还是低增长,从居民和企业的逐利性,以及居民有基本的衣食住行、旅游、通讯、社交等需求,那么在正常的状态下就会增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即使一个人一年只能吃500斤粮食,不可能增加到600斤,也会降到300斤,并吃100斤肉,但100斤肉,就要近500斤粮食,于是就会有增长。当然,经济的运行,人们的需求比这个要复杂得多。不仅仅表现在吃粮食到吃肉,长胖了又产生减肥的需求。
但是如果有突发性的事件发生,人们对未来突然悲观起来,大规模减少采购,节衣缩食,社会总需求在短期内明显减少,企业就会受不了。特别是如果银行为首的金融系统不敢对外提供流动性,经济在某些范围内就会明显减速甚至停滞。
1929年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我看根本的原因就是流动性突然收紧。于是股市暴跌。有流动性的银行或企业,怕付出的钱不能收回,于是不敢放出流动性,于是急需流动性的企业不少破产,停发工资,并且不能及时支付债权,殃及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还表现在股市上。
以1929年美国股市同峰时的27倍市盈率为例,当经济因为流动性问题大滑坡时,企业盈利也会大滑坡,甚至由盈利变为亏损,于是原来的27倍静态市盈率将变成50倍,下跌89%后,变成5倍市盈率。
2008年的金融危机,由于大量的本来是分散各金融机构的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反而将大量的金融机构绑在一起,于是雷曼沉水,其他金融机构也掉到了水里。不同的是雷曼淹死了,其他的金融机构则在水中挣扎。
两次金融危机共同的特点是,有很多金融机构和个人,其实非常有钱,但是不愿意对外提供贷款或债权。美国的金融机构现在都不敢对外贷款,而美国的企业持有的现金的水平,是1963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的失业率虽然很高,但美国空缺职位也创了16个月来的新高,因为企业不敢雇人。
两次金融危机最大的不同是,1929年时,美联储受制是金本位制的限制,在经济和股市恢复的过程中,反而提高了利率。本来美国股市已经反弹了跌幅的一半了,结果再次创新低。这就好比乔峰往阿紫身上再打了一拳。而2008年则完全不同,全球央行大幅降息,不少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通过央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定量宽松等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这就好比乔峰既给阿紫输真气,又给她吃人参。两个时代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前者由于银行的倒闭,导致不少储户的损失(其中就包括巴菲特的父亲),于是储户纷纷挤兑银行。这样银行反而不敢对外贷款,于是一家家企业因为缺乏流动性而死掉。这又导致大量的失业。美国当时最高失业率达25%,而2009年最高也不到11%。而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推出了银行存款保险法,这样虽然2008年危机后,银行仍不敢对企业贷款,但起码并没有因为储户的挤兑导致银行更大面积的倒闭。目前美国银行倒闭的数量不过两百家左右,还不如1980年代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机时破产家数的近十分之一。因为不管银行是因为什么原因破产的,储户不超过10万美元的存款的损失,都可以从美国政府成立的储蓄存款保险公司得到补偿。这就是为什么1929年的大萧条持续了三年,而这次的全球股市不到半年就见底了。
所以,今天看到克鲁格曼这厮说全球经济接近于第三次的大萧条,我根本不以为然。我一般看别人的东西,只看依据,不看观点,不管他们是否得过诺贝尔奖金,或是有什么职位。既然全球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不大可能再犯对雷曼见死不救的错误,全球每一个人都要穿衣吃饭,都希望明年比今年吃更好的饭,穿更好的衣服,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怎么会有大萧条呢?
以上是7月4日,克鲁格曼发表关于西方国家财政紧缩将导致大萧条言论时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