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友协可以遏制日本危险的首相


——访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村冈久平

在日本社会里面,有七个著名的日中友好团体。说他们“著名”,不仅是因为他们在中日关系的黑暗时期、苦难时期发挥了作用,更因为他们今天也都是由日本政治家领衔,其活动直接左右着日中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而这些团体里面“理事长”级别的实权人物更是不可忽视的。日前,记者在日中友好协会采访了该会理事长村冈久平先生。

下面是访谈摘要——

 

《日本新华侨报》:众所周知,日中友好协会在日中两国没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时候做出了重大贡献。那么,中日恢复外交关系以后,日中友好协会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呢?

村冈久平:中国现在常常说一句话,叫做“与时俱进”。是的,在日中关系正常化以后,日中友好协会的立场、宗旨和办事方法也是发生变化了的。

在我看来,日中两国的经济交流也好,政治交流也好,就像人体中的动脉,而我们民间团体推助的体育交流、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就好似人体中的静脉。日中恢复邦交与以后,我们常常考虑要保持静脉与动脉的平衡关系。仅仅依靠经济交流、政治交流——这样的动脉血管,人体是不能正常运转的。我们希望日中两国的关系,在动脉血管上的交流,也就是政治和经济的交流能保持畅通的关系。然后我们这些民间的交流,就像静脉血管一样,也保持畅通的关系。这样日中两国的关系就能友好的发展下去。应该说,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转变。

世界上使用汉字的可以说自己中国和日本。像在欧洲他们根本就不认识汉字。而日本和中国相互看到汉字,多多少少能猜出其中的意见。另外,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使用筷子。所以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基础。

今年正是我们日中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的日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10月,我们日中友好协会开始运作,然后在第二年1950年创立。那个时候搞日中友好并不容易,有人拿到中国的《人民日报》,在东京银座、大阪道顿堀等处分发,结果就被警察逮捕了,连审判也没有,最长的被关了7个月。

现在,我们日中友好协会的支部遍布全日本,比如说东京都有东京都的协会,东京都下面有各个区的协会。也就是说,47个都道府县都有协会。然后下面还有地区协会。现在日本全国差不多有420~430个协会、分会。正式会员在全国大概有3.3万人左右。像日中友好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恐怕是全世界都难以找到的。

《日本新华侨报》:日中友好协会成立之初,日本应该还是华侨华人不多的。现在,在日本社会里面,中国人已经成为外国人的第一大族群,日中友好协会怎样与华侨华人互动呢?

村冈久平:当年,日中友好协会成立的时候,曾经邀请过一位名叫陈焜旺的中国人,他现在是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的名誉会长,今年已经88岁了。那时,他还是一名留学生。当年参加协会的在日华人中可能只有他还活着。

我们也了解到,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在日华人希望能够加入我们这个组织,为日中友好做出贡献。前段时间,我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遇见了一些到日本投资设立公司的法人代表,他们也提出希望加入日中友好协会。我们也正在考虑吸收新华侨华人和在日华人企业参加协会的工作,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协力合作的关系,大家共同推进日中友好。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欢迎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宴会上,包括日中友好协会在内的七大日中友好团体都是与在日华人华侨的四大团体一起行动,大家一起交流、商议日中友好关系的未来。这就是我们协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日本新华侨报》:作为日本最大的日中友好民间团体的理事长,我很想听一听您是怎样看待中国发展的,您认为中国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

村冈久平:有人称中国是“世界工厂”,包括日本的企业都进入了这个工厂。当然,因为中国的人工费便宜,在那里能够生产成本低廉的产品,然后可以用高价销售到世界各地。但是,现在日本希望中国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销售到国外,更希望在中国国内也销售并消费。事实上,中国的整个经济也已经朝这个方向在转变,这是一个体制上的转变。

当然,我也注意到中国经济的一些问题。比如,最近在广东的日本企业,中国员工进行了罢工,这与日本企业以廉价工资雇佣中国劳动力肯定有关系。现在,中国民众的生活渐渐变好了,那么今后的劳资关系应该怎样相处、劳资矛盾应该怎样解决,就是应该考虑解决的问题了。

《日本新华侨报》:在日本国民中间有各种各样对中国的看法,社会上也有不少持有偏见的媒体,在这种情况下,日中友好协会是怎么对应的呢?

村冈久平:过去的前辈曾经这样教导我们说,我们日中友好协会的人去中国的时候,就是要宣传日本人对中国的友好;我们在日本国内的时候,就是要宣传中国好的方面。所以,过去我们是这么做的,现在我们也继续这么做,就是要改变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不良情绪。我们所做的民间活动,包括贸易活动,都是要改善日本国民的感情,改变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的感情和看法。

《日本新华侨报》:最近媒体报道, “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了。这个席位日本保持了将近40年。现在,日本把这把交椅让中国去坐,有媒体报道说日本国民由此会失去自信,您对此事是怎么看的?

村冈久平: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时代迟早要到来的,日本国民应该谦虚地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再考虑如何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产生缺乏自信的这种想法,那是因为一些日本人从根底里面有鄙视中国的情绪。由于这种情绪的作祟,一旦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的时候,妒忌心理就产生了,才会有那种报道。其实,只要经常去看一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就会明白这个结果早晚会到来的。所以,作为日本国民即使有不满的情绪,也应该谦虚地接受这个事实,如果不克服这个心理状态,那么日中友好就不会很好地发展下去。这个时候,日本人需要一个“意识形态的革命”。

《日本新华侨报》: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将近40年,在这40年中间,各个日中友好团体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也有人说日中友好团体已经不需要了。那么,理事长您认为在今后的岁月中,日中友好团体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

村冈久平:现在确实存在这种说法。其实,有这种想法也是很正常的,日本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可以自由地思想。民间团体有很多,有可有可无的团体,有比没有的好的团体,有还不如无的团体——有这三种。我认为日中关系是一个不寻常的两国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日本又会诞生一个危险的总理,又说自己要去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个时候,日中友协的作用就会看出来的。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们这个协会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我们也不会去跟他发生口角,但我们为了日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发展,会坚持下去的。我觉得我们日中友好协会有比没有要好!

日本的宪法给了我们结社的自由,我们已经成立了60年,今后要走向70周年、80周年,为日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加深、加强,向后继人传递我们协会的重要性、作用和使命。

明年又是乒乓外交40周年,我们协会也参与了这个活动。在日本的名古屋、中国的北京分别举行庆祝活动。上个月,日本成立了“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委员会”,前首相福田康夫担任委员长,我们日中友好协会当然义不容辞参加这个活动。今年11月份我们在东京还要举行被称为孙中山先生左膀右臂的、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的纪念活动。2012年日中外交正常化40周年,我们也会搞一个纪念活动。明年5月份我们将在中国的贵州举行第13届日中友好交流会。

我们预定2012年日中外交正常化40周年的时候,组织一些日本小学生与中国孩子们举行日中乒乓交流活动,共同举办日中友好城市乒乓球友好交流大会。比如说东京与北京是友好城市,那么东京的小孩与北京的小孩,由他们组成一支队伍;上海和大阪是友好城市,那么就由大阪的小孩和上海的小孩组成一个队伍。这个活动今后5年搞一次,下一次我们将组织200个人的团队,并与日本乒乓球协会一起合作。

还有一个活动,就是相扑运动。我们想在日中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40周年的时候,举行一个相扑活动,现在在日本的相扑界有6名中国运动员,再过几年这里面可能还会有优秀的运动员诞生。

至今,我还记得日本相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周恩来总理支持下实现的,是在落成不久的首都体育馆举行表演。就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总理这样热心的、细致的维护日中友好关系的人,日中友好关系才会有速度的发展。

再讲一个我个人的小故事。上个月,我到了北京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的招待酒会。其实,我在1955年11月份就去过那里。当时,我还是在早稻田大学读书的学生,是给日本政治家拎包的。那次,周恩来总理在那里会见了我们前首相片山,周总理这么说:“现在在中国的东北抚顺监狱里,还有1068名日本战犯关押在那里。听说他们已经做了反省和检讨,所以我们考虑会在三年之内将他们释放。”那个时候,我站在一个角落里,听到了周恩来总理这番话后,觉得周恩来总理真的是了不起,中国人真的是胸怀宽广,这番话成为我从事日中友好活动的DNA。(写于2010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