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药长生不老仙药而一去不归滞留日本开始,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可以说已经2000多年(甚至更长),2000多年,总体上是日本以中国为师,尤其在唐朝时间为甚,盛唐而后,几百年过去,由于距离很远而中国强大,中国日本几乎很少战争。但是自宋灭而元朝开始后,日本逐渐成为中国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的敌人,尤其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更是出于为“大和”民族夺取生存空间的考虑,屡次对中国用兵、移民,其欲占领东北亚甚至掌控东亚秩序而为民族谋取发展空间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乃至今天的日本,如同弹丸之地上立足的庞大巨人,其战争意志、通过战争取得自己生存空间的意志虽然在二战遭受美国、俄罗斯等的打击而受到影响,但是在日本这个坚强的“巨人”民族看来,中国并没有真正征服过日本人,反倒是日本征服过、统治过中国台湾乃至满洲、日占领区等大片土地。
那么,在民族心理学分析,日本民族的多数民族成员在骨子里面对于中华民族、中国的不屑一直存在,而且这种不屑随着中国的强大而变成不安,甚至借机一些不安而敢于试探中国---这一在日本认为的曾被其打爬下的“软蛋民族”底线。而在中华民族的很多成员看来,日本之对中国的灭亡心、占领心一直不死,而且日本对于曾经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道歉虚伪,加上两个国家在战略利益以及领土问题上冲突性一直存在,民间仇日恨日的情绪而不能得到有效舒缓
这么看来,中日两个民族的融合可能就不是建立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而必须通过战争来消弭民族隔阂,此虽是我们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似乎也是“天之定数”而不可挽回的事情---除非两个民族成员能够迅速开悟,而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日本应该知道自己是没有什么战略纵深的---虽然、即使日本有强大的战争潜能和动员力。那么,就让日本的人民、日本的精英们在是否为争一岛一地的得失而还是要忘国灭族中彻底丧失参与国际社会游戏资格之间作出选择吧!我自然奉劝其选择后者,但我也知道:猪可能是笨死的,狼要吃人时间是一定要用锄头打碎它的“狼脑”而不能当东郭先生的。。。人间多充斥这些让天、让神、让人遗憾的人类。。他们信奉的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就是“给脸不要脸”,就是“抬举着也不识抬举”。。。他们是“意志力”文明的代表,而非心灵向善利他的“灵明文明”的代表或开启者,他们总是在自己利益而非朋友利益的圈子打转而自作自受着,他们是耍流氓要面子的强奸犯或者坚忍着被强奸的耻辱而暗自积累报复强奸或转移去强奸别人的那些人、人群和国家,而日本就是这其中之一。
那么,我们于此知道,中国古代开始流传的、因为它预言的准确而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而一直被列为禁书《推背图》第四十五象也许是在不远的将来就可能发生。
而我所担心的不是战争的早晚(当然,从感情角度、理智高度我反对一切战争),而是无论在战争前、战争后,我们怎么样才能消弭两个民族的隔阂而使中国、日本统一、同化为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名称是什么?应该是超越中华民族这么一个狭隘的定义,叫“大东亚民族”还是其他?那么这个民族的信仰基础是什么?民族信仰被整个民族成员接受的渠道或过程怎样?
这似乎是我们大家所应现在就要考虑的。
《推背图》第四十五象 戊申 (中日再战)
图:两个面向西的武士用长矛指着太阳冲来
谶曰:
有客西来 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 洗此大耻
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
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此不敢称雄长
兵气全销运已终
金圣叹:「此象于太平之世复见兵戎,当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後,更臻盛世矣。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和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日本名;尖阁诸岛)附近海域发生碰撞一事后,日本方面从上到下通过各种渠道表态,坚持要“依法严肃处理”,反映了日方对此事高度的重视。虽然只是巡逻舰轻微受擦破了一点皮,没有翻船,没有漏油,更没死人。但是日本方面却执意要将中国船长逮捕,并不顾中方72小时内的6次抗议,通过地方法院判处中国船长10天拘留,其后还可能延长。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在战后中日关系史上,尤其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还是前所未有的。日本方面为何会采取这样的,可以说是不计后果的措施,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事情发生后,菅直人首相在第一时间就表态,“将根据法律严肃处理”。外相冈田克也7日在柏林会见日本媒体表示:“此事发生在我国的领海内。我方将依法处理”。 官方长官仙谷由人也强调,“我们将根据法律严肃处理。”
事情发生后,日本外务省还专门为此召开记者会,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在记者会上,外务省发言人佐藤悟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中国渔船船长被扣押,是根据日本国内的法律,以妨碍公务执行的罪责来处理,“这次发生事件的钓鱼诸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在历史上、国际法上都不容置疑。从日本的立场说,日本对钓鱼诸岛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不存在任何所有权的争议问题。”并且还说:“这次逮捕事件,对日本的外交政策,以及今后的外交政策都不会有影响。关于今后的中日关系,应该继续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非常重要的邻国和伙伴。”以这样完全是自相矛盾的逻辑,为这一事件定下了口径。
他们口口声声所说的法,就是《日本渔业法》。日本的渔业法规较为完善,早在1875年宣布了《海面官有宣言》,这里所提到的《渔业法》成立于1901年,后又不断修订、充实。但那只是一部规范日本海洋渔业的国内法,根本不适用于两国之间的纠纷。这次事件的起因就是日本海上保安厅决定就海保巡逻船以涉嫌违反《渔业法》(逃避登船检查)为由展开调查,后又加上嫌妨碍执行公务罪判刑,实在是太牵强附会了。
9月9日,日本的全国性各大报不约而同地发表社论。第二天9月10日,其他地方性报刊,如《北海道新闻》,《神户新闻》等约50余家也都发表社论,社评或专栏文章。一时间各类报导,评论铺天盖地,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引导国民应该如何来看待此事。
《朝日新闻》的社论标题是“尖阁—成为没有争执之海的智慧”。《每日新闻》的社论标题是“逮捕中国船长,必须进行严肃严格的搜查”。《读卖新闻》的社论题目是“尖阁冲突事件,中国船长逮捕理所当然”。《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题目是“尖阁问题表明安全保障现实极为严峻”。《产经新闻》的社论是在<主张>栏目里发表的,标题为“中国船侵犯领海,是必须立即逮捕的案件”。
首先是事件的经过,各大报纸都是根据海上保安厅和外务省公布的资料撰写的,基本上相同。只是《产经新闻》对事件发生十几个小时之后才宣布对中国船长实行逮捕,表示愤慨,疾呼“太晚了”,主张应该如它们社论标题那样“立即逮捕”。并指出,“如此前怕狼后怕虎的举动,反应了民主党政权在外交上软弱,害怕事情发展成外交事件。”
其次,关于钓鱼岛的主权所属,除了《朝日新闻》是用了比较客观的表述——“尖阁诸岛是日本圈为自己的领土,并实权统治,而中国也主张拥有主权的敏感区域。”其他的四家报纸一概将钓鱼岛称为“尖阁诸岛”,一口一个“日本固有的领土”。所以,日本媒体都按政府的口径,将中国渔船的作业说成是“违法的,是对我国(日本)领海的侵犯”,逮捕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解决方法,《朝日新闻》在社论中提到1978年邓小平的建议,“这个问题可以把它放一下,也许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些,会找到实际解决的方法。”叹息道:“一代人已经过去了,我们还没找到解决的方法。”建议“应该通过对话来解决。”《每日新闻》也主张在两国政府之间“建立海上危机管理机制,加快协商步伐,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读卖新闻》建议日方“海上保安厅要与海上自卫队互相联手,海上自卫队也要努力收集情报,互换情报,密切合作,”来保卫日本领海。《日本经济新闻》则通过此事呼吁国民关心本国的安全保障问题,指出,“中国军事增强,(北)朝鲜核问题等,日本已经无法单独对应了,必须在强化危机管理,确保安全的同时,立即重建在鸠山执政时遭到破坏的日美安保体系。”《产经新闻》除了呼吁“海上自卫队要与海上保安厅紧密配合,强化海洋权益。”同时还强调要追究中国“侵犯日本领海的背景,因为,不仅仅是违法作业,也许他们是伪装成渔船的间谍船从事收集情报和间谍活动。”
日本国民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在本国领海钓鱼岛作业的中国渔民,不接受日本的“登船检查”,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自己家作业,为什么要接受日本海保巡逻艇的指示呢?所以对中国船长拘捕的名义---逃避登船检查是不成立的。中国的渔船没有听从日本巡逻艇命令的义务,在本国领海钓鱼岛作业的中国渔民,拒绝接受日本的“登船检查”,伸张了民族的正气。1978年4月也曾发生中国渔船进入所谓的日本“领海十二海里内”作业事件,当日本巡视船要求中国渔船退出该海域时,中国渔船上的渔民用粉笔在木板上写出“这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有权在此作业”的大字,以示抗议。可见渔民们的国境意识是相当强烈的。这也是邓小平当年发表钓鱼岛建议的背景。当时,日本国内一部分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就叫嚣:日本“自卫队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出动?”……要使用武力“立即拘捕来犯的渔船”等。尽管如此,由于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方式,当时的自民党福田赳夫(福田康夫的父亲)内阁也能从大局出发进行处理,因而风波渐渐平息,没有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而那时右翼的叫嚣,在事隔30余年后的今天却变成了现实,这实在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