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是建筑的骨架。
9月10日,西安惊现被人为拉细的“瘦身”钢筋。13日,石家庄也出现类似情况。
“这种瘦身钢筋,在武汉也屡见不鲜。这是行业内的潜规则。”9月13日,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建筑师老张向本报爆料。
老张一直在建筑施工的一线,每天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服务过三家上市房地产企业。
对于瘦身钢筋与监管法规的关系,他打了个比方,交通规则规定“红灯停,绿灯行”,但现实中,红灯亮时,没有车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横穿马路吗?
在建筑行业,也是如此,令行禁止很难。
不过,资深地产人士宋金强认为,冷拔冷拉,是一种很常见的钢筋加工工艺,用于提高钢筋的抗压与抗拉强度。“如果瘦身后的钢筋,只要符合设计要求,就没有关系,市民不必过于恐慌。”
[现状]
开发商并不愿意偷工减料
去年6月,本报对某钢厂的钢材“瘦身”曾予以报道,“直径14毫米的钢筋,实际只有13.42毫米”。
“像瘦身钢筋这样的偷工减料,开发商也不愿意干。他们知道,一旦房子出事,他们跑不了。”老张说,任何时候,开发商都不会主动去搞瘦身钢筋的。开发商也绝不允许建筑单位这么干。在武汉,有关部门一直对瘦身钢筋抓得很严,开发商没有必要冒险。现实中,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却铤而走险。
老张介绍,很多施工单位晚上加班,在甲方与监理不在场时,将一些瘦身钢筋做到房子里。等到第二天,甲方与监理难以发现。
对于西安出现的“瘦身”钢筋,老张还介绍了一种“偷钢筋”的方法:除了减少钢筋的半径外,使其瘦身外。还可以减少钢筋的长度。比如,做桩基时,钢筋笼规定需要6毫米,而在施工中只用4到5毫米。还有减少钢筋的搭接长度、增大钢筋间距等。除了钢筋外,楼板厚度也是建筑单位喜欢“偷”的地方。比如200毫米的楼板,仅做成160毫米。
而根据《建筑法》第53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第40条规定,“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图按质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或者偷工减料”。
[预言]
不发生地震,房子倒不了
对于这种“瘦身”钢筋盖的房子,会不会倒塌?这也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老张直言,“只要武汉不发生7级地震,这样的房子倒不了”。建筑单位偷工减料,也有底线。否则,房子出事了,这样的企业就完蛋了。建筑单位的“底线”,是保证房子的安全。
对此,包括宋金强在内的很多业内人士都不敢打包票。
老张还表示,地基与柱子,是建筑单位不敢玩假的地方。地基不牢固,上面盖的再好,也没用。柱子,就是剪力墙与承重墙。在“柱子”施工的过程中,特别是混凝土的浇灌中,甲方、乙方与监理都会在现场监督。夏天,一般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是14天,温度高时则是7天。等彻底干透后,才能下一步施工。而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混凝土没有干透就接着施工,这也是导致开裂与渗透的主要原因。
对于市民而言,问题最大的是顶层保温与防水。老张介绍,这也是返工最多、投诉最多的问题。
在“武汉建设”网站的“不良行为公示台”上,记者看到今年3月份至今,已经发布了67项不良行为记录,但其中没有一项是关于钢筋质量的违规记录。
[根源]
开发商过分压低建造价格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开发商的压低建造价格现象严重。同时,建筑单位还要提前为建筑材料垫资。
老张认为,这些是导致建筑单位冒险偷工减料的根源。
在其他行业,双方合同签订后,甲方预付乙方定金,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建筑业内,合同签订后,乙方反过来要给甲方高额的质量保证金。在项目基础部分完成后,甲方支付三成项目款;主体完工后,支付五成;全部完工后,支付七成;剩余两成,最后结算。其中有一成,被开发商以各种理由抹掉。
“这一成的项目款,关系到建筑单位的利润。为了保证项目的利润,建筑单位会提前攒好利润。”老张介绍,比如向开发商报1吨钢筋,实际上只用了800多公斤。此外,在建筑行业里,一些原料厂家的偷工减料也比较明显。比如100米的电线,只有88米,50公斤的水泥,只有45公斤。
最近两年,质监部门经常搞突然袭击。老张说,他们重点检查的是混凝土标号、桩基质量与一些隐蔽工程。有些违规楼盘,被质监与建设部门责令停工、整改。
■专家视点■
性质很恶劣,观念很危险
受访专家: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国庆
西安将“瘦身”钢筋用在高层建筑上,性质很恶劣。
每次这种坏典型出来,最后都沦为某些建筑施工单位学习的“先进经验”。
“瘦身”钢筋,有着它的发展历史:
2003年-2008年,在钢材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一些中小钢厂扩产,钢材质量下降,其中有一些“瘦身”钢筋。
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商人将大型钢厂的残次品,以处理价购进后,进行二次加工拉长后出售。
也有些人将施工过程中的废旧钢筋回炉后再使用。这种钢筋,俗称“地条钢”。如今,这类钢筋仅出现在一些中小县城的砖混结构房屋中。
并非所有的“瘦身”,都是非法的。
眼下,政府鼓励一种利用新技术的“瘦身”钢筋。这类钢筋,加入某些合金加强处理后,钢筋的截面更小,强度更高。但这种钢筋的成本高。
“瘦身”钢筋,涉及到一种思想观念。一些施工人员却随意更改设计人员的设计标准,不按国家标准施工。很多人有种“塌不了”的心态,十分要不得。
而与新加坡相比,人家60年房龄的房子,一切如新。
■记者手记■
小恶不除,必有大患
在采访郑老师时,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一家日本的手表厂在北京开了一家分厂。这家分厂,采用日本的技术、日本的管理模式,但是最终生产出的手表,还是不如原厂的精准。
后来,日本厂家调查发现,在高倍显微镜下,表内的机械部分里有微小的粉尘,这些粉尘间的摩擦导致了手表不够精准。
再后来,北京分厂对这批手表,派出工人返工,用修表师傅的刷子刷了后,再到显微镜下检查。
最后,这批手表还是不合格。日本厂家再次调查发现,原来工人并没有刷走手表上的粉尘,而是从手表的一个地方刷到了另一个地方。
一个小故事,反应了这种小的疏忽,这种众多“差不多”的观念,导致了产品质量下降。
在房地产界也是如此。建筑工地上,每天都有这种“少一点,不会有事的”、“差不多,行了”的事情发生。而很多这种麻痹的观念,累积起来,将来必将造成大祸。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 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