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融入需求有所增加资金价格继续上涨
昨天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虽然整体供给充裕,但是融入需求有所增加,另外,去年9月为抑制银行放贷冲动,央行发行的2000亿元一年期定向央票也全部在本周到期兑付,受到影响的大行开始融入部分资金,使得资金紧张的情绪有所滋生。从目前回购市场来看,除了7天品种量价齐跌以外,隔夜、14天、21天以及1个月品种成交都很活跃,利率也是继续大幅走高。14天和1个月回购成交量都分别保持在117亿和164亿,长期品种交易仍然不活跃。
质押式回购昨天共成交4521.4亿,较前一交易日减少约8.8%。当天隔夜回购成交量达到3793亿,回购利率依然高开在1.70%,盘中在1.50%-2.17%都有成交,加权利率最终落在1.69%左右,较前日上行约6.5BP。7天回购交易量继续有所减少,尽管目前7天回购已经跨越了中秋节,实际占款天数达到10天,前天加权利率为2.36%,但相比14天品种,利差在25BP,实际占款天数仅少了4天,而14天尚未跨月,出于这方面的原因,使得7天供给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紧张的情绪有所抬头,银行跨季需求不断增加,仅仅越过中秋已不能满足需求,使得资金需求方面也开始萎缩,两方原因导致昨天7天回购品种量价齐跌,加权利率下行10BP,报收在2.27%附近。14天交易量突破百亿,加权利率上行6BP,报收在2.68%。21天回购量也有所增加,达到92.2亿左右,加权利率上涨30BP。而1个月品种,供需依然旺盛,成交量达到164亿,加权利率也是水涨船高,再度上行约18BP至3.33%。长期方面,仅2个月品种有17亿的成交量,利率上行加权利率上行10BP至3.29%,3个月品种有零星成交在2.46%水平。
●市场动态:本周公开市场将现巨额净投放
本周公开市场将再现巨额净投放。在“两节”之前,央行持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确保资金供给。
今天,央行仅在公开市场发行140亿元三月期央行票据。本周,央行票据发行量累计达到1030亿元。
因本周有逾2000亿元定向央票到期兑付,从而令公开市场解禁资金规模上升至2900亿元附近。虽然央行仍有可能继续在周四公开市场进行正回购操作,但是考虑到目前跨月资金需求高涨,规模不会太大。因此,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量可能将在1500亿元以上,从而创出下半年单周净投放纪录。
●市场动态:基金减仓应对创业板解禁潮 社保基金谨防产业资本抛售压力
产业资本“两年获利十倍以上”,兑现压力不小可视
创业板将在四季度迎来解禁潮,“两年十倍以上的利润”诱惑下,产业资本抛售行动或无人可挡。这种担忧在昨日板块走势中显露无遗。在机构方面,部分基金经理已未雨绸缪地减仓包括创业板在内的中小盘股,但同时,不少基金经理也表示,解禁后部分股票或迎来较好介入良机。
社保基金谨防产业资本抛售压力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首批创业板27家公司合计有11.94亿股限售股将于10月30日解禁,而现有流通股数量仅为10.2亿股。如果以最近几日的收盘价计算,这11.94亿股的解禁市值将超过300亿元。除此之外,下半年中小盘股面临的另一个风险因素是部分中小板个股的解禁。
对此,社保基金经理、专户投资经理持以谨慎的态度看待四季度的创业板解禁潮。
博时基金副总裁、社保基金经理董良泓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解禁完毕后,创业板有可能存在一波回调。”从目前的估值而言,风险已经大于机会,产业资本对创业板而言存在比较大的解禁压力。
国内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投资总监也向记者表示,创业板解禁对中小盘板块的压力是可以料想到的,“产业资本肯定会卖,因为大部分都是两年十倍以上的利润”。上述专户投资总监说,创业板风险累积因素已经很大,而创业板的解禁潮可能对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也是今年四季度一大不确定因素。
对于介入的时机,董良泓指出,是否介入要看创业板个股的价格与基本面是否相符,如果存在价值,即使还没有解禁也可以买入,而一些价格较为合理、股价又因解禁而大幅回调的股票将是不错的介入时机。
创业板持续受益新兴产业发展
较之社保和专户,部分公募经理对创业板解禁更显乐观。
景顺长城投资总监王鹏辉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创业板解禁的影响将是暂时的,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买入好企业的良好时机,市场不会因为解禁改变长期运行趋势。
王鹏辉强调下阶段的投资将更加关注新兴产业,这其中就包括部分创业板股票。“新兴产业是中国成为强国的支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会涌现出非常多的投资机会。”他认为,在以创业板带动的金融支持下,可以预期会有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新兴产业中来,并形成正反馈的积极作用。
针对创业板解禁潮,大成策略回报基金经理周建春认为,小盘股的行情短期内还会继续持续,其基本面甚至也可能持续好转,但是小盘股面临的一大风险就是四季度创业板的解禁潮。“10月份以后,我个人认为包括创业板在内的中小盘股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周建春如此表示。
信达澳银投资副总监黄敬东则认为创业板的解禁高峰将给创业板的整体估值带来较大的压力。但对真正具有高成长性的创业板公司来说,反而是一个好的买入时点。
●市场动态:★证监会扎紧调控篱笆 上市房企数千亿融资夭折
昨日是万科112亿元再融资方案一年有效期截止日,记者发稿前,公司未宣布延长有效期,这意味着万科此次百亿增发方案正式宣告失败。这已是9月以来第二家房地产企业宣告增发方案无效。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逾四十家地产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方案,涉及金额数千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以来就有二十余家房企提交增发议案。
分析人士称,地王频出对房企资金链形成巨大考验,房企迫切需求再融资,一为补充流动资金,二为扩张筹备资金。
但与房企融资热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获批遇冷。据统计,去年下半年,除少数房企获批增发方案,其余方案停滞不前。而今年公布增发方案的二十余家地产类公司到目前为止无一获批。
对此,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证监会配合国家调控楼市所致。国务院4月出台的关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严令禁止房企股东违规利用相关融资便利参与土地竞拍和开发建设,商业银行不得开发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业内人士表示,在调控政策放宽之前,房地产企业恐怕很难再从证监部门获批再融资。5月份以来,招商地产、世贸股份、迪马股份、苏宁环球、华业地产都主动撤销融资方案。
地产股大幅下跌也是导致增发方案难以继续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透露,曾有2到3家地产公司就股价下跌修改过议案中的增发股价,而下调价格的速度却抵不过股价下降的速度,下调后的每股增发价格依然高于当时地产股价,增发议案形同鸡肋。
在房企融资困难的局面下,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也举步维艰。
借壳上市的资产运作方式,曾经是房地产企业应对严厉调控政策打出的擦边球,这些企业将从股市中获得资金补充。从去年9月欲意收购国信地产而公布重组方案的ST琼花,到今年4月公布的宋都集团闪电借壳*ST百科,依旧在苦苦等待证监会的审批。然而无论是房企再融资还是借壳冲关,今年以来都未有证监会审批通过的消息。
来新兴产业中将出现一批能长期持续高增长的公司,这需要市场深入调研挖掘。
●市场动态:券商佣金不得低于经纪业务全成本 新规有望12月1日起执行
今年大幅跳水的券商佣金费率有望迎来底线。消息人士透露,监管层近期已向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拟明确规定券商向客户收取的佣金不得低于经纪业务全成本。未来提供通道服务外的其他服务,可以在协定的前提下收取费用。这一新规有望12月1日起执行。
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各家券商发送了关于佣金管理的征求意见稿,表示行业应改变“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的现状,证券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佣金不得低于经纪业务全成本,并在文件中提供了相应成本计算公式。
有券商高管表示,“这一政策很快将发布”。有券商人士表示,已经在公司内部通告并开始核算营业部成本,这一政策有望改变行业恶性、无序佣金战的现状。
业内人士表示,券商佣金目前只有千分之三的上限而无下限,若按照即将发布的新规计算,北京地区的佣金底线成本将在万分之五至万分之八之间。
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家券商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自查自纠工作。自12月1日起,券商应与新客户明确约定佣金及支付方式,并采用与客户协商的方式逐步规范存量客户收取佣金低于成本的情形。券商一直较挠头的服务收费问题也有望明确。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向客户提供交易代理的通道服务外,包括研究报告、投资咨询等服务都可以在与客户协定后收取费用。行业协会也将不再进行市场交易量排名。
征求意见稿提出,为了确保上述规定执行,新政策执行后,券商佣金、服务费用收取标准应向多个相关部门备案,并在营业场所公布,如果券商试图改变佣金标准,必须重新完成备案方能执行。
●市场动态:基金专户涉水股指期指进入倒计时
基金产品正式参与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环节。昨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汇添富基金、国投瑞银基金旗下专户产品均已正式在期货公司签订了开户合同,并向中金所申请了股指期货交易编码。这意味着,拿到交易编码之后,基金专户将正式涉水期指交易。
据了解,当天递交股指期货交易编码申请的基金公司是汇添富基金和国投瑞银基金,而两家基金公司申请的产品都是托管在交通银行的专户产品,汇添富是一对一产品,而国投瑞银为一对多产品,两家基金公司日前分别在东证期货和中信建投期货开立了期指交易账户。"现在产品也正式成立了,期指账户也有了,必要的监管报备工作也已经完成,只等着交易编码的东风。"国投瑞银基金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交易编码一般分为三类,也就是投机、套保、套利。"具体申请哪一种交易编码,要根据申报产品的投资策略来定。也就是说,每一只基金产品要参与股指期货交易,都必须单独申请独立的交易编码。"业内人士预计,基金专户参与股指期货的初期,大多数应该是以套保交易为主,不会做太大的套利交易。
"比如指数基金可以用套保实现更高的流动性和更小的跟踪误差,后期也打算在套利等方面有所突破,目前相关产品正在设计中。"汇添富基金有关人士透露。国投瑞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该一对多专户是交通银行首次采取组织客户到基金公司调研后成功定制的专户一对多产品,国投瑞银接下来会根据市场情况,先在专户产品中引入无风险和低风险套利方案,再基于期指的"套保"功能,开发出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绝对回报"系列专户产品。
业内专家表示,对于专户管理人和投资人而言,期指为专户投资增加了新工具,今后或将成为专户业绩更加分化的加速器。因此,客户在签署相关协议前应对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管理能力、为期指投资所作的准备工作等进行全面考察。据了解,国投瑞银旗下另有一单可投资期指的"一对一"专户也已完成向证监会的报备。
据了解,在基金专户参与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中,作为交易通道的期货公司,以及从事资金托管的商业银行,也做了大量工作。据东证期货介绍,自国务院同意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公司就曾代表业界参与了股指期货相关制度和规则的设计和讨论,尤其是针对基金公司等特殊法人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的解决方案。为迎接基金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东证期货不仅建立了业内最高水准的技术系统,而且成立了专门的基金服务团队。同时,作为托管银行,交通银行拥有丰富的托管运作服务经验和先进的托管系统,特别是在股指期货投资工具的投资应用中较早开展了托管服务实践,对此次推动首只专户产品的编码申请起到了较为重要的服务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