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人们都是怎么了,工作的不认真工作,学习的不认真学习,连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安年教授也开始演戏了!这不前几天才看到他发帖,呼吁慎用“打假”一词。可这打假一词,不正是他的好兄弟杨玉圣最喜欢标榜自己的词语吗?我当时还纳闷,这两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朋友,怎么也开始相互拆台了。接着第二天,就看到黄安年自揭杨玉圣老底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一脉相承。可是今天再上网一看,这个北师大的黄安年口风180度大转弯,径直否认自己是前几次写文章的黄安年。这世界上哪有这种事,自己否认自己,真搞笑!
都说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作敢当,如今连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都能自己打自己嘴巴,这个社会果真浮躁到这种程度了吗?
细看黄教授所否认的黄安年署名文章,更觉得北师大的黄教授是蓄意炒作自己,以自我否认的方式引起大家关注!即便前面的文章不是黄教授写的,您也不能肯定彼黄即为此黄啊!人家的资料上并没有写明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黄安年教授啊!中国百家姓重名的太多了,您一人叫黄安年,难不成全中国都不能再有人叫黄安年了?这个姓名垄断也太霸道了吧!您好歹也是教授,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呢!如果您认为人家是盗用您的姓名,那您也该拿出证据说明这个名字是您注册的商标,任何人都不能再起这个名字。
另外,鄙人虽文化不高,但是看了您跟杨玉圣的文章后,有一个极大的疑惑:你们俩是一个人吗?为什么黄安年教授的文章与杨玉圣的文笔在笔锋、用词、修辞、语气、语言布置上简直一摸一样,如出一人之手!我想傻瓜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你们这种“双头鸟”到底是杨玉圣盗用“黄安年”的名字,还是黄安年盗用杨玉圣的名字啊?恐怕连你们自己都搞不清吧!
最后,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结尾:社会太浮躁,工作太单调,终于等到好戏开张了。先上场的竟然是杨玉圣最新的克隆产品——黄大教授,他那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果然继承的很到位,就是不知道这种否定自我的炒作方式能不能得到大家认可。说不定您在八十多岁还能再火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