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沉淀已久的信


人生最被困的绝不是贫贱,而是生活、前途的渺茫。同样人生最大的财富并不是现实占有,而是对自我的深深期许。
经历挫败,当我们从目标系统中重新汲取营养后,即开始建立一套在操作可以运用的框架。在房屋中框架是支撑起屋顶,从而形成整体建筑,并把空间隔离成各个功能间的一些立柱与承重墙。因此我们不是简单的寻找市场是涨还是跌,而是给资金的交易确立一些范: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需要避免的,进场的时候该如何?退场的时候又该如何?突发状况下如何应对……
进有层列,退有次序,如此方能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看见这样的市场我总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但是我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无法清楚的表达我现在的想法,所以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我所有的历史操盘记录当中去找能够帮助到大家的东西,下面是一封我在做期货的时候写给合作者的信件,当时的中国市场是一片混乱,没有什么体制和法律可言所以当时这样的做法被大众所认可,而我也身处其中,但我也是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操盘手的路线,最后由于中国体制和法律的完善我开始慢慢的转变过来成为了现在的航海家人。以前的外汇界我们也曾参与,《外汇投资从入门到精通》这也就是我们的经验了。大家还是看看下面的这封信,到现在我的理念并没有改变,而且是一步一步逐渐在加深,做的越久对于纪律问题,也就越是严明。
 
朋友:你好
本来想昨天就给您发这段文字的,但是我相信昨天你一定在看很多文章,所以我希望在您心情最平静的时候给您发送,好让您更仔细的看清楚。
资金需要好的操盘手,操盘手也需要资金,但双方能够很好的合作是不容易的,我希望我们的合作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我能为您带来的是每年稳定的收益,虽然不高,但是能年复一年,如果您也希望是这种模式,那我们可以好好的沟通,我希望我们能彼此多花点时间,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操作模式,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想把钱赚回来,而轻率的开始合作,您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资金管理方案,我需要长期的信任我的客户,所以我们要很认真的彼此沟通。
做期货我会把收益率定在50%,如果是股票,我会定在30%,我认为这样的指标是我能够完成的,压力不会太大,如果指标更高,会逼着操盘手去做一些冒险的交易,而冒险的交易往往不会有好的收成,虽然只是损失你的金钱,但是对我的操作心态和操作记录的打击也将是巨大的,所以如果你的年收益目标跟高,那我是不适合的。
我认为好的合作应该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上,我很希望了解你,你对于资金年收益率的看法,你对风险的看法,以及你如何看待我们的这种合作关系,分配方式上我谈谈我的意见,我拿年收益的30%,也就是一年后,我拿盈利的30%,半年一结账,年收益再高我都只拿30%,因为我不想鼓励自己把年收益做得很高,这要冒险,亏的是你,赢的我却要多分成,这是不道德的,而且如果我有这种心态,往往我最后什么都得不到,还会让你亏钱。我我的交易系统中首要的一条就是‘目标管理’。我绝不为自己定过高的目标,我认为钱是靠一点点累积地来赚,每年都有盈利比一下子赢多少要重要得多。
我的交易系统中第二条是‘设立总资金的止损位’。如果我损失超过这个数字,我们的合约自动中止,我将失去你这个合作伙伴,因为无论什么原因,我如果照成如此大的损失,说明我的状态不好或者市场状况非常不合适操作,那么为了你的资金安全考虑,你应该另选伙伴了,这个比例我在期货中订的是30%。
第三条是‘一年中操作战役不超过10次’。这是为了预防我进入一种交易饥渴症(很多投资者的通病),兵贵胜,不贵久战,交易越少,我们盈利的机会越大(需要注意的是,我的一次战役不是指一次操作,而是指对某种趋势判断后,所做的试盘、加仓、止盈、平仓等过程,这里不一一细诉)。
第四条是‘不做短线,不每天盯盘’。(我只会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才会全天盯盘)星期二,星期四不看盘(重仓或止损是出外)我知道大部分期货同道都不赞成我的这个做法,认为太危险,他们认为期货瞬息万变,不盯盘太危险,却没想过为什么很多人每天盯盘,最后还是爆仓,危险来自于不合理的持仓量。只有两种情况我能放心的离开盘面,即我对持仓胸有成竹,而且仓位较轻,其实大家知道吗?主力欺骗大家的最好工具就只有一个,就是盘面,所以少看盘面绝对是有好处的。
第五条是‘平仓制度和休息制度’。一整套严格的止损和止盈制度,并且规定损失资金量为10%,五条件休息一星期,损失20%休息三星期。
第六条是‘持仓量管理’。a、以亏定量(也就是当你看好准备持仓时,你的持仓量多少是由你准备损失多少来决定的,而不是由你想盈利多少来决定)。b、试盘量。c、趋势正确,重拳出击。
第七条是‘情绪、注意力管理’。好的操作来源于浩的情绪和好的注意力。这条是管理我日常生活,特别是交易日前的生活管理,何时该情绪止损,以及当情绪低迷时,如何帮助自己尽快走出低估。
看了上面七条,你一定觉得我没有谈到市场,没谈基金面,也没谈技术。是的,我认为做期货就是一场资金的战争,首先是制定战争的目标,然后是战术纪律,最后才是根据现实制定计划,计划不是死的,因为现实总会改变,作为一个操盘手,我一直努力让自己的观点,既不效忠多头,也不誓死空头。就想利弗莫尔所说:“市场没有多和空,只有一面,那就是正确的一面。”
其实看对市场并不难,你会在多头市场初期就找到很多坚决看多的人,但最后他们赚钱了吗?你会找到太多看对了又做错了的人,他们做错的原因肯定是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还不了解自己的弱点,了解自己比了解市场更重要,而能够真正克服自身的弱点,你就是投机大师了。
       
                            快乐的人才有好的生产力
                                           飞扬
                                          040808
信件解读:
通过这封信,大家可以看出我当时的交易框架,包括目标管理,设立资金的止损位,还有防止自己进入过频交易的设置……
前两条我们在前期中已有探讨过,就不多说了,就后面几条,我再详细介绍下我当时的思路。
第三条:一年中操作战役不超过10次
我必须承认,这个思想更多的来自巴菲特。这个精明的老头,对于任何成本都精打细算。所以伯克希尔股票贵到十几万美元一股,却从不拆细,也不分红,因为据说这些都不能增加股票的价值,相反还会花费相当的成本。
对于交易中的成本,巴菲特是非常留意。在他看来,没下一次注都是一次潜在的损失(首先你要先交手续费,而最后把筹码换回本金还要再交一次),而盈利却充满了不确定。正式这种交易的理解让他非常节制。他总说:“我感觉自己手上仿佛捏着一些交易条,每出手一次我就用掉了一张。这些交易条的每年可用额是有限制的,所以我总在想,这次真的就是最好的机会吗?”必须感谢他的智慧,他讲的细节正式被大伙常常忽略的,事实上也许正是他对机会严之又严的苛求,才造就了他如此高成功率的传奇。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价值投资的成果,而往往对如何形成“价值”的细节置若罔闻。这条规则其实就是我对他的模仿。落实到实处,就是我后来建立的专业交易条—操作申请书。它是心灵之家的门卡系统,借此我们能更好地控制,也更明确我们也为何而进出。
第四条:不做短线,也不每天盯盘
这条是争议最大的,也是当初我自己心里很没有把握的。我曾经很多次问我自己,星期二,星期四不看盘,你真的做得到吗?当时我做的是商品期货,对于这个时刻跳动、反复转折的品种,我真的沉得住气?因为这意味着,如果我当天进的仓不平(我的规则是不到目标止损肯定不平、我不做日内交易),那么我的持仓必须历经两晚与一个白天的考验。这是意义吗?间隔的看盘,本意是让自己与盘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我是一个容易情绪化的人,过多地贴近盘面,就容易受到误导,其实也就是把市场想象成只有三天交易,只是其中多了两个大跳空。在市场中多交易两天对你的盈利有帮助吗?从巴菲特的角度看,没有!所以你舍弃它并没有丢失任何价值。相反你能获得不少的好处:a减少了盘面的刺激。b强制注意力集中到长期一点的角度。c与普通交易大众产生了形式差别。如果真的照做,你很会会察觉问题:“正好在休息日发生突破行情怎么办?”其实我们是要赚钱,不是来参与每一笔行情的。我们早说过:“不符合我们节奏的行情,我们都认为那‘不是我们的行情’。”隔离一天即可能让我们丧失进场的良机,也可能避免“回火”的风险,所以这本来就是一次双向回避,而真正的大行情很难是一去不回头的、没有反复的。大部分人对行情的把握,往往不是太慢,而是过于迅速。不过虽然我们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这样的休息实际做起来还是很难。但你一定要相信,恰恰由于他的不容易,也由此深具价值。还记得吗?这其实也是“平衡”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事实上咋我的遵守的那些时间里,它都带给我很大的价值。(换言之,我还有很多时候没有遵守。)
第五条:平仓制度和休息制度
股谚说的好:“会买的是儿子,会卖的是老子,会休息的才是爷爷。”关于平仓与休息制度我用大量的篇幅来研究。如何止损与止盈等平仓制度是我们在“离场把握”中的重点,此外还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遇案”和“STOP,裁断亏损”。而休息制度以后的过程当中再给大家详述。
第六条:持仓量管理
我很高兴看到那么早我们就提出了“以损定量”这是筹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我曾学到著名的凯利公式,但如果对这两种控制仓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凯利公式由于过于数学化而相对死板、复杂,而以损定量使用起来则有效很多。但以损定量必须建立在目标系统很明确的基础上。反之,一个贪婪、赌性十足者,凯利公式会更具有更强制约束力。仓位管理在交易中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做股票时,仓量管理并不太重要。确实,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习惯于全进全出,当时的理念是,看好就好敢全仓买,一旦不看好当然应该全仓出。但学习后才明白,不但做期货要仓量管理,做股票也要。这里面就牵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有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时会有产生“赌徒破产”困境。
第七条:情绪、注意力管理
我们一直在强调“市场也是有情绪的,双方情绪的共振产生了你的操作。情绪部分是心灵之家的循环系统,这是软系统中的一个难点。而交易书籍中相关的解说非常少,后面将对此详细的跟大家说说,希望能对大家交易情绪的掌控提供帮助。毕竟人是情绪动物,而交易的主角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