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应该摒弃稳定房价的思想


  

  楼市调控“新国十条”发布之后,楼市持续了4个多月的“僵局”,随着楼市“金九银十”黄金期的到来,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楼盘成交量逐渐回暖,个别地方更是出现“量价齐升”的现象。

  楼市逆政策而动着实令市场困惑、令管理层困惑。近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三大媒体集中关注楼市调控,看来楼市调控又到了“十安路口”。

  自2005年国家开始调控房地产以来,房市是越调越火、房价是越调越高,可以说楼市调控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为何呢?一是土地属于稀缺资源,极具增值潜力,地价上涨必然推动房价上涨。也就是说,只要国家不放松土地管制,房价上涨是必然的。二是国家调控房地产的目的只有一个,稳定房价。稳定房价的思想,大大降低了房市调控的效果。

  投资股市的人都知道,稳定股指是不可能的,股指要么是沿着上升趋势线上涨,要么是沿着压力线下跌,稳定股指的结果只有一条:久盘必跌。其实,投资房市也一样,要么是房市火、房价涨,要么是房市萧条、房价下跌,指望房价稳定在某一水平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不管是投资也好、还是投机也罢,进入房市都想获得丰厚获利,这就是房市会涨的真正原因与动力。如果房价稳定在某一水平之上,投资者赚不到钱,他们会继续坚守吗?非也,如此一来,房市很快就萧条,房价很快就下跌,2008年下半年,房市萧条就是很好的例证。

  管理层为何要提出稳定房价的指导思想呢?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房地产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上下游五十余个产业的发展,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管理层制定楼市调控政策不得不慎重。二、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房地产,房地产业的萧条直接导致地方财政吃紧,直接影响事权的行使。三、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房贷是银行的优质放贷资源,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若房价下跌,可能会导致信用危机,进而影响到金融的安全。四、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稳定房价,购房者容易找到心理平衡,若调控房市导致房价下跌,开发商如何向前期购房者交待,若此容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其实,要想调控楼市见成效,就必须摒弃稳定房价的思想。调控楼市不能怕房价跌,只要运作好,房价下跌并不是坏事。房价下跌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冲击,可是这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为何难以升级,就是因为从事制造业不但累、有风险,而且来钱慢,投资房地产恰恰相反,人轻松、没有风险而且来钱快。房地产业的过度发展导致我国制造业停滞不前、难以升级换代。当房价下跌,投资房市没有多少利润之后,原先进入房地产业的资本就会转移出来,或投资高科技产业,或进入制造业,或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换代。如此一来,经济虽然经历短痛,但是经济结构趋向合理,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房价下跌、房市萧条,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直接影响地方政府事权的行使。因此,摒弃稳定房价的思想需要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最不济,中央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地方政府度过“土地依赖症”过渡期。

  房价下跌,可能会导致断供,但是不会导致金融动荡,影响金融安全。不是有报道说,银行可以承受房价30%的下跌吗?我国有2万多亿外汇储备,关键时刻,中央可以向银行注资,怎么可能会导致金融动荡、出现金融危机呢?

  房价下跌,会对高价买房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此时,要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加以开导:“投资房市也是投资,是投资就有风险”,“买房时签订了买卖合同,就要严格执行合同,对合同有异议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是规范房市的必要举措。

  一门心思稳定房价只会助涨投机行为。只有摒弃稳定房价的指导思想,制定楼市调控政策才不会受到制约,房价也才会向调控目标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