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灭亡的原因探秘:没有借到钱?
难道美国等于以前的满清王朝吗?
成都:辛亥革命保路死事纪念碑前的思考
2010年9月13日上午——下午2:30,我独自前往成都的宽、窄巷子去看看。
在之前路过人民公园时,我仍然忍不住第N次去人民公园,在车水马龙、闹闹嚷嚷中,首先为川军抗日将士纪念碑
敬礼。
想到后来的9.13事件,想起我的参加过武汉会战的外公,想到我最近读的《刘湘》,我真正领悟到历史是多么蜿
蜒、多么曲折,比之于我的家乡大巴山的山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的眼眶含满了热泪。
在泪眼婆娑中,我在模糊的视线引导下,又来到辛亥革命保路死事纪念碑前。
碑文说,是1911年,满清王朝(我不喜欢说满清政府)以成渝铁路的筑路权作为抵押,
想找英法德美借款。成都的人民不答应,集会、示威,被四川总督赵尔丰枪杀了26人。
借款!我想起我读的陈志武的书《金融的逻辑》。书上说:英国之所以取代西班牙、葡萄牙
崛起,就是因为英国的金融业发达,而西班牙、葡萄牙的金融业没有顺应时代发展。说,美国
独立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因为美国找法国借到了钱。
所以,我想,借钱本身没有道德与否的问题。美国如今是最大的债务国,
难道美国等于以前的满清王朝吗?
还是回到我之前的博文:伦理学是大于经济学的!
或者,对经济学做伦理学的思考是一项重要的事情。
我也渐渐理解了马克思为什么要把他的理论叫作政治经济学。
现在我们在搞和谐社会、在进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是否需要诞生什么新的经济学理论呢?
现在中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是引资本。
现在的中国,资本短缺吗?不是流动性非常大吗?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些资本吗?
我们不是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吗?
当我们的体制能够对创新的公司、个人提供更多的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也许我们不是
真的需要资本。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能够带来创新、能够带来就业、税收的个人、公司。
中央电视台播的《公司的力量》,是不是应该叫作《资本的力量》呢?
是不是资本才能带来创新呢?
为什么收入难以向劳动倾斜,而老是向资本倾斜呢?是否资本意味着知识呢?
资本的背后是不是一定是知识呢?
如果,资本,其实就是知识;或者说,在知识的周围才能聚集资本,则是好的。
可怕的是官僚资本成了主义。
我有点糊涂!
其实,我的女儿说:满清灭亡还有一个原因,是近亲结婚,没有经风雨、见世面的成年中年男性成为中兴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