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政策风险


医药圈内盛传发改委不打算再征求意见了,直接硬降基本药物的中标价,倘若这个荒唐政策出台并执行的话,那将不知道对多少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就在前期进行的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情况来看已经有既成事实的味道了,情况非常令人忧虑。有关情况请看如下两个报道,其中第二个关于中药可能边缘化的报道在我前期的博文已经谈过了,我们现在所执行的价格政策实际上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伪劣中药大行其道,全体老百姓集体受害,当然除了制定政策并享受公费医疗的官老爷们他们可能不会吃这些低劣中药。

安徽基药招投标,河北大药企纷纷折戟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记者付薇
药品招投标下,医药界的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8月底安徽省举行的基本药物招投标中,河北几大药企纷纷折戟沉沙,有的根本没有中标,有的则只中了非主流产品。安徽是河北药企的传统市场,丢掉这一块的基本药物供应,让药品企业感到心疼的同时,也对未来的路如何走生发出迷茫和隐隐的恐慌。

■丢掉一亿多份额
提起刚刚结束的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投标,石药集团的一位负责人感到很焦虑:“这次招标的结果是,石药输掉了在安徽一个多亿的市场份额,非常残酷,非常残酷。”他重复了两遍“非常残酷”。
据介绍,安徽省的基本药物招标分两轮,第一轮是评比企业的技术指标,优胜者进入第二轮,以保证“质优”。第二轮则以价格招标,各企业的产品价格低者中标,以保证“价廉”。据安徽媒体报道,该省卫生厅发布的数据是,本次招标药品的降价率达到47.22%,药价水分挤掉将近一半。
在国家控制药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大背景下,外界普遍认为最受益的将是基药独家品种的生产企业,利益受损的则是小型普药企业,然而,石药这位负责人指出,以生产普药为主的河北大型药企也受到了极大冲击。

■“河北药企不沾光”
这个观点得到了一位华北制药高层的认同。在10日华药承办的河北省药学会促进省内药企发展座谈会上,他提出,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下,全国的用药格局产生了颠覆性变化,“河北药企不沾光。”
以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投标为例,中标的主要是低价导向的基药。不光是河北的几大药企,全国知名药企的主流产品中标的也非常少,华药、石药和哈药中标的全是边缘产品。比如青霉素,中标的不是以生产抗生素闻名的华药,而是山东一家名头并不响亮的药企,中标价格是每支0.28元的低价。
“以前一提青霉素,人人都知道华药,毕竟这里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批自己的青霉素。”华药有关人士说,“可是现在作为国内最大的抗生素企业,竟然中不了标,大环境的变化可想而知。”
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的情况是大药厂的知名产品虽然质量和口碑好,但价格可能稍高;而小药厂的不知名产品质量也过关,胜在价格低廉,这样,基本药物制度的招投标就倾向于后者了,毕竟降低药价是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的。这样一来,没有价格优势的药企势必感到压力,只能在自主创新和企业改革上用力。

 

板蓝根成本3.7元中标1.4元 当心中药边缘化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0-09-17
专家称“超低价中标”危害重重当心“合格的假药”充斥市场
药价虚高人人喊打,但药价虚低更让人不寒而栗。有专家称价格低得“太离谱”,这种“超低价中标”会导致劣药驱逐良药的现象发生,危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近日某省基本药物中标品种价格公布后引发了医药行业的震动:牛黄解毒片12片/袋仅仅0.1元,100片一瓶的消炎利胆片才1.5元,好像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物价水平。
部分药品中标价
成本3.7元中标1.4元
日前由中国中药协会举办的“上海闵行模式与安徽基药招标研讨会”上,一家与会代表向记者展示了某省的基本药物招标结果,记者看到以老百姓“抗病毒,防治流感”最常用的板蓝根颗粒为例,中标的某厂家生产的板蓝根颗粒所列出的价格的确令人咂舌,居然仅1.4元/包(20小包)。
占据我国板蓝根颗粒最大市场的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昨天向本报记者表示,按照药典标准,根据目前市场价格水平核算的板蓝根原辅料成本都高达3.7元/包了,更不用说还要加上其他成本,“不知道这么便宜的板蓝根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再比如,牛黄解毒片12片/袋仅仅0.1元,而市场价格最少也都在1元以上。
超低中标中成药严重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超低中标价往往在中成药领域尤其严重,因为中成药的成本受药材价格、标准等影响很大,同样的名字的药品,可能因为使用药材的不同价格差别很大。业内人士表示,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些地方不考虑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将价格定为招标采购最重要的遴选标准。
“以劣逐优”当心中药边缘化
房书亭还表示,价格的高和低,评判不能以绝对的钱数来决定,而是要看它这个价格是不是合理?如果合理的就是低价,不合理就是高价,那企业只有不投标了,只有搞假药,搞劣药。如果这样想,整个中药产业就会被社会边缘化。
中国中药协会呼吁,不能将成本压力全部转移到生产企业身上来。
药材质量受影响中药不灵了
既然生产成本这么高,药厂为什么要投这么低价的标呢?
中药有“合格的假药”
在会上浙江康恩贝药业的代表道出了玄机:中药有一个概念,叫做“合格的假药”,就是按照标准来检验,这个产品是合格的。但是中药检测的标准目前比较宽泛,许多成分还没有办法进行检测,使用药材的多少也没有控制,使用什么等级的药材亦无人知道,而好药与差药的区别就在于此,这就给一些企业钻空子。
他还表示,安徽超低价中标引发出一系列问题,甚至对某些品种来说,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从企业报价里面可以看出来一些问题,比如说元胡止痛片的糖衣片中标价是1元,其薄膜衣中标价是5.78元,我从车间做过技术工作,薄膜跟糖衣片工艺上糖衣片要求更高一点,薄膜衣用的材料更科学一点,更简单、速度也快。糖衣片要包上四层五层。两种元胡止痛片价差怎么可能那么大?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现在很多老百姓反映中药不灵了,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药材质量受影响,药品质量受影响。比如,现在桃仁贵,杏仁便宜,有企业就把杏仁替代桃仁来做药品,但杏仁是止咳的,和桃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