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讲课时,经常提到时空的穿越。来过上海的人都知道外滩,就是站在黄浦江西岸欣赏浦东现代化城市的气息。但是很少有外地人知道站在黄浦江东岸看西岸是另外一番景象。十里洋行尽收眼底,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东西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仿佛像是时间在一转身间发生了穿越。
中国股市经历了20年的发展,时过境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股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再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今天的股市,应该类似于秦始皇从底下出来再看他曾经统治的世界,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股市从1000家公司发展到1900家,流通市值从1万亿发展到十几万亿。因此,如果我们再拿传统的眼光看待当前的股市,已经不能适应了。比如以前的牛市行情是量价齐升,否则不能成为牛市。现如今大盘指数在没有量的情况下似乎也可以呈现出一波牛市行情。而且赚钱效用不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格化牛市、局部牛市。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从不同风格对中国股市做一系列的解读。今天要讲的内容是从指数风格解读当前中国股市。我们先看一个表格。(收盘价是成分股按照总股本加权平均计算的平均股价)
板块名称 |
成份股 个数 |
收盘(元) |
收盘价(元) |
区间 涨跌幅 |
市盈率 |
市净率 |
总市值 |
流通值 |
大盘指数 |
200 |
7.7 |
8.03 |
4.3% |
14.81 |
2.33 |
166088 |
85953 |
中盘指数 |
400 |
9.97 |
12.43 |
24.7% |
33.16 |
3.81 |
40467 |
28748 |
小盘指数 |
800 |
8.8 |
11.22 |
27.5% |
53.84 |
3.84 |
30991 |
22511 |
高市盈率指数 |
200 |
8.65 |
11.12 |
28.6% |
125.25 |
4.07 |
11136 |
6835 |
中市盈率指数 |
200 |
12.18 |
15.07 |
23.7% |
48.63 |
4.84 |
15578 |
10173 |
低市盈率指数 |
200 |
6.96 |
6.31 |
-9.3% |
12.14 |
2.08 |
135891 |
66164 |
高市净率指数 |
200 |
17.68 |
22.73 |
28.6% |
80.03 |
12.45 |
18851 |
11519 |
中市净率指数 |
200 |
12.45 |
14.82 |
19.0% |
29.31 |
4.04 |
19374 |
11667 |
低市净率指数 |
200 |
5.3 |
5.36 |
1.1% |
12.03 |
1.65 |
61508 |
33859 |
高价股指数 |
200 |
40.55 |
48.15 |
18.7% |
36.47 |
6.14 |
29929 |
15553 |
中价股指数 |
200 |
10.23 |
11.07 |
8.2% |
19.6 |
2.57 |
34937 |
11826 |
低价股指数 |
200 |
4.14 |
4.14 |
0.0% |
12.04 |
1.82 |
52342 |
29504 |
亏损股指数 |
221 |
6.32 |
7.9 |
25.0% |
-39.36 |
5 |
6850 |
5131 |
微利股指数 |
100 |
6.11 |
7.55 |
23.6% |
207.11 |
3.95 |
3905 |
3088 |
绩优股指数 |
100 |
23.3 |
24.58 |
5.5% |
16.68 |
3.37 |
43300 |
26403 |
从上个表格我们不难看出,自今年7月3日上涨以来,明显是小盘股涨幅大于中盘股涨幅,同时中盘股涨幅大于大盘股涨幅。从价格高低来看,高价股涨幅最大,其次是中价股,最后是低价股。其实,就是低价大盘股最表现最差,其次是中盘中价股,小盘高价股涨幅最大。从估值上看,高市盈率的亏损股或者微利股也明显好于低市盈率的绩优股。这说明,市场以高市盈率的绩差股作为选择对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市场的炒作逻辑是,绩差股有重组的预期或者动力,绩优股缺乏成长性或者进入的机构太多,没有人愿意炒作。再有就是大盘股由于市值大,炒不动,难以获取超额收益。高价股虽然价格高,但是有高成长的预期,在加上市值偏低,容易炒作。所以,市场宁愿炒作高价小盘股。
以上的统计区间并非偶然,如果我们把自1664点到3478点的上涨区间内又是一个什么场景呢?我们看一下。
板块名称 |
成份股 |
收盘价(元) |
收盘价(元) |
区间涨跌幅 |
大盘指数 |
200 |
6.12 |
11.43 |
86.8% |
中盘指数 |
400 |
5.36 |
12.21 |
127.8% |
小盘指数 |
800 |
3.91 |
9.72 |
148.6% |
高市盈率指数 |
200 |
4.54 |
11.52 |
153.7% |
中市盈率指数 |
200 |
5.71 |
12.79 |
124.0% |
低市盈率指数 |
200 |
5.62 |
10.48 |
86.5% |
高市净率指数 |
200 |
8.25 |
15.87 |
92.4% |
中市净率指数 |
200 |
6.85 |
16.47 |
140.4% |
低市净率指数 |
200 |
4.4 |
8.45 |
92.0% |
高价股指数 |
200 |
21.26 |
43.57 |
104.9% |
中价股指数 |
200 |
8.79 |
14.9 |
69.5% |
低价股指数 |
200 |
3.47 |
5.97 |
72.0% |
亏损股指数 |
221 |
3.39 |
8.58 |
153.1% |
微利股指数 |
100 |
3.13 |
7.94 |
153.7% |
绩优股指数 |
100 |
15.05 |
32.38 |
115.1% |
通过上述的统计,我们基本上也可以得出,遵循高价小盘高市盈率股票表现优于低价大盘低市盈率的股票。这或许让价值投资者有点伤心。但是,我觉得可能是我们对价值投资的理解错了。并不是买绩优股就是价值投资,买成长股难道就不是价值投资。只要是以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而现在的价格相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是低估的,现在买进持有就应该是价值投资了。
有的投资者认为2006年和2007年大盘股、绩优蓝筹股表现要好于小盘股。这难道不是一个矛盾吗?我想应该这样思考。2006年和2007年货币很充分,基金发展的速度很快,基金处于进出方便的考虑,会选择绩优蓝筹大市值股票进行操作,而市场散户资金基本上是追随趋势的,所以他们的墙头草选择会让大盘蓝筹股表现更为优异。但是现在由于宏观调控的原因,市场资金并不充分,而且很多时候是场内资金的板块轮动,所以,更多的表现为小盘股和重组股行情。
基于此,我觉得大盘股要想修成正果,必须看到资金大量的流进股市的现象,比如储蓄搬家现象,基金超常规发行情况,整体业绩不断超预期现象。现在看来,都不是时候。
通过风格化指数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 小盘股长期表现好于大盘股,这不是偶然现象,除非货币很充分;
2、 阶段性大盘绩优股可能会好于小盘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格转化,关键是切换时机并且很难长期表现;
3、 不是所有的小盘股都是绩差股高市盈率,因此,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业绩越差股价表现就越好;
4、 小盘股的波动性要比大盘股大的多,因此,切入时机或许很重要,但是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强者恒强是当前股市的主要特点。
鉴于以上四个特点,我们需要研究一下他们之间的风格转化的时机以及转化后的表现情况,或许更能让我们知道如何把握风格转化过程中的操作。
通过以上图形看,当前位置是小盘股和大盘股拉的差距最大的时候,但是什么时候会发生转化呢?我们看历史上的每次风格转化,我们发现有这么两个特点
1、 风格差距最大的时候,总是发生在指数最高的时候;
2、 风格发生转化的时候总是要经过一个熊市的洗礼之后才会真正发生转化。
3、 在同一个上升趋势中风格偶尔会有转化,但是持续性不强,基本会沿着同一风格运行完整个牛市格局
我们从上图看到,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结束后,2008年开始的上涨行情小盘股持续表现强于大盘股。局部的转换并不能改变大的市场格局。根据这个规律,我们要做这样的思考:
我们这波行情的风格转化是否要等待中小板行情彻底结束之后,经过一个明显的下跌,风格才会发生转化,因此,当前的位置不会立即发生风格转化。要么,当前的中小板行情还没结束,要么是中小板行情结束了,股市进入全面调整期,风格转化要等下一个牛市周期。
要判断上述推论,我们需要判断的是,当前的风格差异是不是到了市场难以承受的地步以及中小板行情是否彻底结束。要判断这个推论,我们需要做这样的思考
1、 中小板是否过度投机了,也就是股价严重高估了;
2、 大盘股是否具备和中小板一起调整的可能(只有中小板和大盘股一起进入调整期,才能在底部完成风格转化);
3、 经过调整后,市场会否在大盘股找到足够的动力超越中小板对资金的吸引力。
我看来,中小板没有高估的现象。因为有一半的股票涨幅并不大,而且业绩表现很优秀,中期业绩增长46%。现在的大盘股不具备吸引力,因为银行股利空因素多,而且资金不充沛。
因此,我大胆推论中小板的行情还没有结束。当前的震荡应该理解为上升过程中的震荡行情。当然,预测和推论都要服从市场。当中小板的确走出了调整行情,我们还是要尊重市场的选择。我还是那句话,追踪趋势要比预测趋势更客观,更有利于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