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急着买房的人们,是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从,那么部分开发商也正处于煎熬。
在楼市历经近5个月的调控后,楼市温和,过惯了狂热生活的开发商,也开始了观望。他们在思考,政策继续加码还是会趋于放松?降价促销是否能带动交易量的回升?
尽管王石预言“购房者观望的低谷已经过去了”,但本地某知名开发商黄如军却依然晚上失眠。这种失眠状态,让他消瘦了许多。
[开发者说]
“我连世博都没心情看”
从今年4月中旬的楼市新政开始,黄如军手上的两个楼盘开始卖不动了。有个楼盘1个月只卖了7套房。这还比不上新政前的一周销售量。往年,每到六七月销售淡季,他都会安排公司中高层外出旅游。
但今年连他自己都没有去过上海世博会。公司中高层均没有休假,忙着研究对策,加紧在旺季到来之前盖更多的房子。
对于9月,他很担心以房产税为核心的“二次调控”将会出台。特别是最近,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再三表态,“坚决抑制投机炒房行为”。黄如军据此判断调控政策还没出完,黄如军坦言:“押宝九十月,以价换量,最后一搏。”
[记者调查]
开发商“不差钱”是谎言
与黄如军的亲身感受一样,很多上市公司也感到了压力。
据资料显示,排名前20名的全国大型房企中,仅恒大一家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的50%以上。有三四家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近40%。
万科总裁郁亮认为,开发商赌政策很危险。随着新盘上市高峰的到来,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价格有较大幅度回调。同时,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存货增加。而复地集团董事长范伟表示,下半年房地产企业在销售策略上应随行就市,顺应市场,快速销售。
数据显示,负债总额超过百亿元的上市房企有13家。黄如军直言,如今的房地产企业,没有哪家是不缺钱的。开发房地产,玩的就是以小博大。如果开发商手上有10个亿,他玩的是或许是100个亿的项目。任何时候,一个持续开发的房地产企业都缺钱。
黄如军表示,现在借钱也越来越难。常规的银行融资、企业债、证券市场融资等全部暂停。在非常时期,只有采用海外借贷、民间高息贷款、项目信托等“非常手段”。
最近两个月,黄如军频频接到外资伸来的“橄榄枝”。
[深度解读]
两招掐住开发商的“脖子”
8月底,一方面,农行等谨慎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另一方面,中房协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很多开发商豪赌调控放松时,政府却祭出两狠招——土地市场清查、预售资金监管。
对于黄如军来说,这两招如双手掐住了开发商的“脖子”。以前,他可以用预售资金的“小金库”买地,进行滚动开发。“现在的开发商,都是两个锅盖盖三口锅。但现在,两个锅盖盖不住三口锅,有多少钱就只能干多少事。”
兴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表示,当前房产价格与居民购买能力脱节的问题较为突出。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投机性购房需求会受到遏制,少数资金周转能力较弱的开发商可能会发生资金链断裂情况。
对于房价是否到底,最近,地产大嘴潘石屹在博客中写道:“许多人追问我,住房价格会下跌多少百分比?希望我具体回答。我不是神仙,无法回答。”黄如军说:“其实开发商像潘石屹一样心里也没底。作为开发商中的一员,我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我还会继续失眠,但我相信房地产业还没到崩盘的地步,毕竟中国经济还要向前发展。”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 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