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缘重读2005年9月3日瑞安李秉钧先生发表於《瑞安日报》第77号“文化周刊”有关黄养正的故事“忠贞书史册 热血铸英魂”副题“明·土木堡事变中英勇捐躯的瑞籍先贤黄养正”一文。
发现有多处需要补充、纠误更正。
1、 黄养正在土木堡捐躯时61岁,推理为1389年生~1449殉难。
2、 黄淮赋《送黄养正中书扈从出沙漠》 原见介庵集·退直稿二;拙编《黄淮文集》第51页。
儒臣扈跸羡光荣,况子青年早有声。帐殿每闻天语近,锦笺时见笔花生。
威行朔漠传三捷,令肃貔貅列万营。献赋枚皋多宠渥,翩翩归路马蹄轻。
永陵注:诗题“中、从”二字掉了。
“早”,玉海楼抄本作“蚤”;敬乡楼印本作“早”。古文“蚤”通“早”
笔“生花”原文是:笔“花生”
“今”乃“令”字之误。
“臬(niè) ”乃“皋(gāo) ”字之误。
3、 “其子黄采也以书法之长随养正入直内阁”存疑误。黄采(1407~1461)字以载。父黄淮,母(黄淮侧室)李氏。宣德七年(1432)年十二月初八日,随父到达北京谢恩。十八日黄淮面陈宣德皇帝:“采颇习楷书,愿留京报效。”帝准黄采于翰林院进其书学。宣德八年六月,黄淮有七言绝句“次子采蒙恩留内阁进学,临别赋十绝以勉之”(详见《黄淮文集》387页)而六月十八日晚上,黄淮在和合驿作五言律诗“北京发舟次和合示子采 有序”其序文(详见《黄淮文集》375页)则说的很清楚。况且(《黄淮文集》404页)“游洞阳宫《倡和诗》序”一文:“乡之同姓礼部祠祭郎中养正,……以端阳前一日……愚子采亦从行。”很明确地,黄采是黄淮“愚子”!并非与黄养正有“父子”关系可言!如此“亲密”的同姓“老乡”,也不会再取“采”字同名。至于李先生著“其子黄采也以书法之长随养正入直内阁”一语,是从何处得来,还真得好好“考证”一下,以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4、 杨士奇赠诗计二首见载于《四库全书》1238《东里文集》第329页。第一首颈联出句“雾雪”乃“雪霁”之误。
继翻閲2010年1月16日《江夏瑞光》创刊号A4版,有“双云 稿”其题目与李秉钧先生所撰相同。
但依旧沿李先生错误之处如下:
《送黄养正中书扈从出沙漠》 黄 淮
儒臣扈跸羡光荣,况子青年早有声。帐殿每闻天语近,锦笺时见笔花生。
威行朔漠传三捷,令肃貔貅列万营。献赋枚皋多宠渥,翩翩归路马蹄轻。
永陵注:
诗题掉了“中、从”二字。
“早”,玉海楼抄本作“蚤”;敬乡楼印本作“早”。古文“蚤”通“早”
“今”乃“令”字之误。
“其子黄采也以书法之长随养正入直内阁”同文后面有“黄淮之子黄采曾作《题黄少卿养正所写墨竹》”“双云”是否亦认为黄淮、黄养正都有儿子名叫“黄采”呢?!
杨士奇赠诗第一首颈联出句“雾雪”乃“雪霁”之误。第二首是从“文明门外柳”开始。
黄养正《书怀》七律著录于光绪廿五年己亥(1899年)黄万清主修《安固下桥黄氏宗谱》(残)卷四·艺文卷。
书 怀 黄养正
灵椿老兮萱花落,存殁关情两痛思。母在九泉恩如海,父居千里发如丝。
旧缝衣在针针泪,新寄书来字字悲。自古尽忠难尽孝,寸心惟有老天知。
永陵注:而“双云”在引用时,有三处须更正
① “海”被误作“诲”;
② “缝”被误作“逢”;
③ “天”被误作“夫”。
黄采作《题黄少卿养正所写墨竹》五言律,原为“阴风吹龙沙”“双云”误作了“阴风吹沙龙”。
叙述至此,余有体悟如俗语曰:“天下文章任人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其实,抄书“工”也须要很仔细喔!
希望,瑞安市江夏文化研究会同仁,读到本文者,再参阅2010-9-18 8:03本人发表关于“永嘉”黄养正的情事之后,即请转告黄裕智先生、及时与李秉钧先生、“双云”商榷,最后将结果函告本人为幸!
最后,问候“瑞安市江夏文化研究会”全体同仁们好! 黄永陵 於温州知省斋谨上
补充附录:
一、《明实录》137册载:
(天顺三年)八月庚戌朔 辛酉(十二日)太常寺少卿黄采卒。采字以载,浙江永嘉县人。善楷书,以少保淮子授中书舍人,预修玉牒累升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寺少卿,书内阁机密文字。丁忧还家以疾卒,遣官谕祭。采知书达理,有能诗名。
二、 清·光绪九年《霞渡潭黄氏族谱·艺文卷》146页载:
辰二少卿 讳采 字以载 系文简公次子。公自少聪明颖异,博学敦行,长肄业翰林,以文翰起家。由名中书舍人钦擢史事。善诗文、精书法、亦能绘画,有“击缶集”藏家。再任中书舍人;三任吏部清吏司郎中。遇英宗、真宗①二圣眷爱弥深,谕修真宗皇帝实录书成,天顺戊寅②升太常寺少卿。丁太夫人忧,以疾终于家。讣闻朝廷命有司谕祭治葬,生卒缺。娶陆氏生死缺,合葬邑之德政乡,从先兆也。子男一璨、女一适庠生叶愈。
① 真宗,此处指朱祁钰,《明实录》称作“废帝”;弘治朝追尊为“代宗”。
② 天顺二年戊寅(1458),而《明实录》133册载:“天顺元年丁丑(1457)夏四月庚子(初七)升吏部郎中黄采为太常寺少
卿……仍于内阁书办。”
三、《南柳黄氏宗谱·世系卷》57页载:
地房 采 少卿字以载。自少聪敏颖异,博学敦行,长肄业翰林,以文翰起家。由名中书舍人。生于明永乐五年丁亥二月六日,卒于明天顺五年正月九日,享寿五十有五。配西郭陆氏生卒缺。葬邑德政乡从先兆也。子一,女一适庠生叶愈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