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被强拆建房,“警告”成“一贴灵”?


千年古寺被强拆建房,“警告”成“一贴灵”?

  

  泗县县级文保单位释迦寺被强拆事件日前公布处理结果,包括泗县县委书记在内的7名干部受到责任追究。(2010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安徽日报》)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千年古寺被强拆建房,非但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对历史和人民的犯罪。对相关负有领导责任的党政官员进行责任追究,是必须的。根据调查和督查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近日,宿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如下处理决定:时任泗县县长、现任县委书记晏金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时任泗县副县长、现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亮因工作不力,受到行政警告处分;泗县国土、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违规操作、监管不力,负有直接责任,给予泗县建设局局长周军行政警告处分;给予泗县建设局党组成员、规划局负责人殷某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泗县建设局规划股原股长卢某某行政警告处分;给予泗县国土局局长张某某、副局长李某某行政警告处分。从以上处理结果来看,看似“追责”,倒不如说是“保护”。无论是主要领导责任,还是直接责任,一律“警告”一下,实在不知这样的“一贴灵”能不能“显灵”?

  身为党政官员,不可能不知道,文物保护、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包括安徽泗县在内的一些地方,却动不动就出现文物被破坏、城墙被强推、古寺被强拆、陵园被强征等“怪事”,不但使古人不得安宁,还让今人不得安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很多强推、强拆、强征等强权政治、强制行为,基本都是在党政官员的默许下,甚至是在某些主要领导的直接授意下进行的。因此,相关党政官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进行严厉问责、严肃追究。

  但是,不知是出于对干部的保护,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所谓的问责,常常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象征性地教育一下、警告一回,看似打了板子,倒不如说是鸡毛弹子揩屁股——绕眼。有的,即便被免职,也是“援兵之计”,过不了多久,又能官复原职或异地做官,甚至还变相提拔重用。如此不疼不痒、隔靴搔痒、隔岸观火、隔山打虎,只能是忽悠古人、欺骗今人。也怪不得这边按下葫芦那边又浮起瓢。

  古寺被强拆建房,说到底,还是一些官员的政绩观扭曲所带来的恶果。按理,为官一任,应该造福一方。但是,少数官员,为了追求为个人升迁铺路的所谓政绩,不惜大搞工程、乱上项目,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拍脑袋决策,很少征求群众意见,更不用说找专家论证了,一点长远规划都没有,一丝都不考虑地方和现实实际,不尊重历史、不尊重文化,破坏资源、毁坏历史,可是几年不过,照样拍屁股走人。有点即便被追责,也仅仅是道歉一下、警告一次,很少见有官员“人头落地”,如此一来,违规乱来的成本太低,一些官员也就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了。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官场的不正之风、不清之气,也难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其实,不单单在文化、文物保护上,乱象频现。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就拿土地管理来说,尽管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多次下发强调,要加强土地保护,要保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都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等等等等。但是,各地土地违法、强制拆迁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事件屡屡发生,一个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政府在后面充当了幕后推手。甚至有一些官员,直接参与、从事、干预土地市场的开发,官商一体,造成了大量土地闲置,导致了房价飞快上涨,引起了群众的极大不满,也使得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出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极端腐败现象。因此,急需进行全面整治、彻底清理、严肃追责。

  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吏,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及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必然要求。对各级党员干部、党政官员,唯有严加管理、严肃问责,惩恶扬善,使违法、违纪、违规者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才能真正起到威慑和震慑作用,使蠢蠢欲动者不敢动、不能行,回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道上来,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从而还社会以公平正义、和谐安宁。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安徽泗县千年古寺被拆建房 县委书记等7人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