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礼和福利 影射中国特殊的国情


  中秋送礼和福利  影射中国特殊的国情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送礼节),几天来各大论坛网友纷纷晒自己单位发的中秋福利,从跟帖中可以看出员工获得的中秋福利两极分化现象突出,一些垄断国企动辄发给每一个员工上千元现金及实物(石油、烟草等),部分单位则只发一封电子邮件以示祝贺。

  中秋前夕,县城官员向地市跑,地市官员向省城跑,省城官员向京城跑,底层官员向中层跑,中层官员向高层跑,高层官员向寺庙跑,礼品送到了礼品店。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官场送礼局面”。

  中秋已至,“晒中秋福利”被抛上交流平台。中秋福利两极分化现象突出,有的单位为员工发上千元现金及实物,有的单位仅仅只是邮件祝贺,更有人表示自己一无所获,感觉“十分凄惨”。舆论之汹涌激辩,褒贬之争锋相对,实属未有预料。

  中国的礼尚往来,自古到今从来没有停息,只不过,发展到共产党执政60周年之后,几乎达到了顶峰,中高档月饼几乎90%都是送礼之用,一个城市排名前三位的大型购物商场,中秋前2个月,几乎65%的购物券都是送礼和福利所用(购物券开发票一次,购物时又开发票一次,大家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中秋之前的前20天开始,中高档饭店几乎饱满,都是在礼尚往来。这也许正是社会制度的悲哀!

  大家对中秋福利和送礼非常敏感,这实质上只是民众的一种情绪表达。对社会不公,制度不健全等的一种表达形式。

  而造成今天如此尴尬的局面的,是到高层深思的时候啦,而普通的民众则面临很大的负担:

  负担之一,收入分配格局依然路漫漫,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收入分配不平衡,不优化,收入差距渐大,两极分化严重,一点点挫伤着公众的生活信心。另一面,收入分配方案一直无法落实。

  负担之二,普通劳动者的节假日相关权益仍得不到切实保障。虽说中秋是传统节日,国家法定假日,但也还有不少劳动者不能与亲人团圆。更重要的是,不能团圆的同时,他们却很难得到法律规定的假日福利。与亲人团圆的夙愿和工作加班的权益两头“悬空”,让人感觉无比沉重,让法律陷于尴尬境地。

  负担之三,生活重压下的微薄福利已难以使人们获得节日喜感。就算有劳动者“幸运”获得公司发给的福利,也不足以使这些“车奴”、“房奴”、“孩奴”、“卡奴”重拾往日那份难得的节日氛围。社会转型背景下,各种月供,各种宴请,各种花费早已使得人们身心俱疲,倍感焦虑。晒中秋福利,正是对社会转型期生活重压的一次理性反抗和呐喊。

  负担之四,跟风送礼还是不送,处于两难的境地。别人都在送礼,自己送呢,收入就3000元一月,一送两个月的生活费不见了,不送呢,自己未来还要发展。一样的中秋,不一样的处境;短暂的假期,无奈而辛酸的庆祝方式。

  或许,当有一天我们跨过收入分配的巨大鸿沟,挣脱现实生活残酷的重压,便能够在法治权益保障下同享国家法定节日带给我们的喜悦与轻松。到那个时候,再来看看“中秋送礼和福利”,将品出出截然不同的味道。

  国家高层应该从“中秋送礼和福利”中体会更多,这正是国内收入不均、机会不平等、官场腐败、法律不健全等等的一个缩影,哎,但愿这一幕幕早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