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吓不倒开发商!
盛大林
针对房价“回暖”的苗头,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近日在“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提醒开发商,必须保持冷静、合理定价,否则可能招致更严厉的调控政策。他说:“我相信大多数开发商会看清形势,让利促销的。”(据9月21日《中国证券报》)
在9月20日的上海世博会万科馆日活动上,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说,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继续僵持,坚持获取暴利,可能会出台更严厉的宏观调控,这样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好,“市场需求旺盛,货币供应过剩,希望发展商能够自我约束”。(据9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近一段时间,华远房地产、地产界的“大炮”任志强数次呼吁开发商降低房价、以免政府出台新的调控“核武器”。他对同行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都从了,你们也从了吧!”
“更严厉”、“核武器”……说法一个比一个恐怖。今天他“提醒”,明天他“警告”,简直就是“警钟长鸣”了!可是,这样的“恐吓”能让开发商们“理性”,从而达到抑制房价上涨的目的吗?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本性。能10块钱卖出去的东西,商人绝不会只卖8块钱,除非是出于特殊的需要。“市场需求旺盛,货币供应过剩”,正是赚钱的大好时机。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把价格尽量提得高一些,才是符合经济人理性的。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让开发商们“自我约束”、自觉地放弃暴利,简直就是要求男人们都“坐怀不乱”。
的确,房价如果明显地普涨,确实有可能招致更严厉的调控,但这只是一种“可能”。而且,即使天真的塌下来了,也是由大家一起顶着。也就是说,利益是自己的,风险是大家的。因此,真正理性且“看清形势”的开发商,肯定会选择“能涨就涨”,赚钱才是硬道理。
也许有人要问:任志强和王石不是开发商吗?他们不都在呼吁“自我约束”吗?我不知道万科和华远的楼盘近期是不是都没有涨价,但我知道任志强和王石并不是真正的“老板”——他俩都只是国有公司的经理人而已。国有公司的业绩虽然与职业经理人也有挂钩,但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目前的市场形势也没有到可以随便涨价的程度——如果万科的门口真的排起了长队,王石也未必能约束住自己。更何况房地产市场的主体早已多元化,即使暂时放弃暴利是理性的选择,各怀心思、分散决策的开发商们也不可能步调一致。
“恐吓”抑制不了房价,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当然还是要靠宏观调控,而且要利用市场机制,从而“引导”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行为。其实,王石的“市场需求旺盛,货币供应过剩”道出了楼市的症结。既然如此,那就应该扩大有效供给、减少货币投放。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房价的重新抬头乃至报复性的反弹都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