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的末日 1-9 (3)韩桂芝丈夫称其飞扬跋扈


 

            贪官的末日

                     王先金 编著

 

1-9 韩桂芝案件 (3)

 

全景见证韩桂芝:丈夫称其飞扬跋扈


  韩桂芝出生在一个叫韩家洼子的小村子。在那里,惟一让乡亲们感到沾了女省长的光的就是坊间流传的韩修了一条通往父母坟头的省长路
  丈夫陈昔平坐在韩桂芝的身边,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这是犯法呀,赶快将钱退回去,否则……”“否则什么?韩桂芝突然扯大嗓门,怒吼道。

  本报记者张有义
  寒风裹夹着落叶,干冷的空气弥漫北京城。
  126日,就在这样的天气里,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受贿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她被指控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马德等人贿赂款物700余万元。
  50年前,韩桂芝是内蒙古的一名社教队员;50年后,她在经历了辉煌的仕途颠峰之后,落马成为阶下囚。她是怎样一个人呢?也许从她亲近或者看似亲近的人的目光轨迹中可窥一斑。


  乡亲——
  我们沾了韩桂芝的光

  离哈尔滨市区20多公里的韩家洼子,是韩桂芝的出生地。
  据韩桂芝的乡亲们说,韩的母亲非常善良,家门口来个要饭的都得让他吃饱饭再走。老人家一辈子都是安分守己的庄稼人。有个村民感叹说:爹妈一辈子积德行善,韩桂芝才当上省长(韩是正省级干部)。可没想到临了把这一辈子都给糟蹋了。
  在韩家洼子,惟一让乡亲们感到沾了女省长的光的就是坊间流传的韩修了一条通往父母坟头的省长路。但据报道,所谓的省长路只不过是一条仅能过一辆车的乡间土路。乡亲们说,原先的路只是一条窄窄的小道。一到下雨天,大伙下地、上坟没法下脚,到处都是烂泥。后来,韩桂芝为了给父母上坟方便,就修了一下。厚道的乡亲们觉得:不管怎么说,俺们上地种菜方便了,大伙还是借光了。


  老干部
——
  韩桂芝很能说

  在哈尔滨市颐园街1号老干部活动中心,有位退休老干部承认,最初他们对她的印象不错。她挺会抓人心的,我们举行个活动,比如钓个鱼什么的,她都挺支持,还能安排个车、拨点活动经费。不过,出事前一年多就已经不怎么照面了。韩桂芝的嘴巴很厉害,特别能说。她知道老干部说话有分量,能为她说好话。
  韩桂芝向来能使心计、会使心计。在提拔、任用干部上,她什么手段都使了。韩的升迁非常快,可以说是青云直上。所有这一切都说明韩桂芝非常会做工作,非常能美化自己,非常不简单。但这个人品质有问题。有位曾经接近韩桂芝的官员表示,韩桂芝一案暴露出很多灰色的游戏规则,耐人寻味。


  韩桂芝丈夫——
  韩桂芝喜欢飞扬跋扈

  韩桂芝的权贵之家中,有6人涉嫌贪污受贿,惟一清白的是韩的丈夫。在韩伙同家人受贿950万元时,韩夫曾以一战六,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停止腐败,但最终还是屡战屡败。
  韩的丈夫陈昔平原是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的一个处长,比韩桂芝小一岁。
  1988年,韩桂芝调任监察厅副厅长,陈昔平渐渐发现妻子变了:她在各种场合的应酬多了;衣着打扮越来越考究;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更让他感到惊异的是,一天,陈昔平下班回家后,亲眼看到妻子第一次收下属礼金。他并义正词严地对其人说:请自重,我们家不稀罕这些!韩桂芝却使了使眼色,其下属见势,连忙将钱放在桌子上,迅速离去。
  陈昔平坐在韩桂芝的身边,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这是犯法呀,赶快将钱退回去,否则……”“否则什么?韩桂芝突然扯大嗓门,怒吼道。见妻子发火,陈昔平就不敢再声张了,只好将苦水往肚子里咽。他语气沉重地说:罢了,罢了,你自重吧……说完,便回房去睡了。
  在这么多年的家庭生活中,正是陈昔平一次次的忍让,才造就了韩桂芝飞扬跋扈的性格。也正是这种性格使韩桂芝走上了不归路。


  记者——
  韩桂芝对舆论很生气

  20031016日,44岁的哈尔滨市妇女苏秀文驾驶牌号为AL6666”的宝马汽车撞死农民代义权之妻刘忠霞,另有12人不同程度受伤。
  就此,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苏秀文被认为有高官背景,而一种传播甚广的说法是:苏是韩桂芝的儿媳。
  2004年年初,韩桂芝在她的办公室约见有关媒体记者。当时,这位省政协主席曾热情地迎到门口与记者握手。并随之澄清:宝马撞人案中的苏秀文不是她的儿媳,和她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和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任何关系。
  在第二天见报的稿件中,记者写道:韩桂芝强调,互联网上部分网友毫无根据攻击官员的态势非常不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三天之后,韩桂芝通过秘书再次将记者约至她的办公室。这一次,韩很生气,她表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这句话她说过,但是记者不应该刊发到报纸上,这样会给大家造成误解——对她一个人的传言是不足以影响到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

  韩桂芝除了干涉一起故意杀人案件,致使该案久拖17年外,她落马的最重大的原因是,从接受马德贿赂80万元开始,使得黑龙江绥化地区送礼行贿、买官卖官成风。据绥化市政府部门介绍,绥化市包括下辖10个县市的处级以上干部有5 0%以上都卷了进来,其中涉及绥化市县()和各部门一把手50多人。             ( 2005127)

 

 

新中国最大卖官案一审审结 马德被判处死缓


      昨天上午930分,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卖官案之称的马德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因受贿罪被叛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在案扣押的赃款603万元人民币予以没收。马德明确表示服判,不再上诉。
      法庭认为,马德身为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索取他人钱款,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
      马德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马德在审查期间,检举揭发了原绥化市市长王慎义等人的受贿行为。                                 最大卖官案的马德
      鉴于马德在被审查期间如实供述了有关部门尚未掌握的部分犯罪事实,具有坦白情节;检举他人涉嫌受贿犯罪,经查证属实,具有立功表现;其主动交代为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检方指控17宗罪
   
律师作罪轻辩护
     “这个结果在我意料之中。昨天下午,由法律援助中心指定做马德的辩护律师、刘晓庆税案四大辩护律师之一的钱列阳告诉早报记者。
      今年32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马德卖官受贿案进行了开庭审理。当天庭审从上午930分开始一直到下午5时才庭审完。马德在法庭上对检察机关指控的17项罪行全部供认不讳,并放弃了自行辩护。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阶段,马德痛哭流涕,我感谢检察机关公正办案。我出身农民家庭,是党给我读书的机会,让我担任干部,可是我做了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我愿意接受法庭判决,请给我一个机会。
     
根据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的指控,199211月至20022月期间,马德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索取17人的贿赂款5586000元,美元现金55000(折合人民币445857)

      钱列阳当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为马德做罪轻辩护。钱列阳告诉记者:我想,法庭会考虑我的辩护的。因为马德有自首情节,很坦白,有重大立功表现,再说也没有给国家带来其他的损失,赃款已经全部追缴。
    10
余行贿官员被判刑
   
马德之妻被判无期
    马德被控的17项受贿中,有12起买官卖官案,买官的官员遍及绥化市下属的10个县(市)区,形成腐败体系,10余名向马德行贿的官员后来都被判刑。
      马德第一笔卖官案发生在2000年。当时马德接受绥棱县县长李刚的请托,为李刚职务晋升提供帮助。从20003月至2002年春节前,马德和妻子田雅芝3次收受李刚给予的人民币共计32万元、美元1万元。
      马德捞到的最大一笔官财是在200011月,海伦市市委副书记王学武给了马德50万元人民币,以求在职务晋升上提供帮助。王学武也是马德卖官案中职务最高的官员之一。
      马德收取的最少一笔贿赂来自绥化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支队长方晓光,200157日,为了让马德在职务晋升的事项上提供帮助,方晓光给了马德1万美元。
     检察机关还查明,在卖官敛财之前,马德还在包扶当地企业的过程中,收受企业负责人的贿赂,其中最大一笔是马德担任绥化地区行署专员期间,他和妻子田雅芝非法收受人民币200万元。                                                    田雅芝 马德的钱袋子
      马德妻子田雅芝也因涉案被另案处理,目前,田雅芝正在黑龙江服刑,钱列阳律师告诉记者,她被判处无期徒刑。
      据报道,在这起号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卖官案中,共有265名官员涉案,除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等高官外,还包括绥化市下辖十个县市的半数以上处级以上干部,仅绥化市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余人。

 
马德官路历程

    19822月,任黑龙江省海林县副县长
    19841月,任海林县县长
    19863月,任海林县县委书记
    1988l2月,任牡丹江市副市长
    19915月,任黑龙江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
    199211月,回到牡丹江市任职主管经济工作的副市长
    199611月,升任绥化行署专员
    2000年就任绥化第一位市委书记
                  ( 2005729)

 

 

 

 

查处韩桂芝 我的压力比较大

2005-03-07 华商网 - 重庆时报

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

3月5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对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被查处一事,感到非常惋惜,同时也表示,尽管一些干部干得相当好,但他过去犯错误,违反了党的纪律,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当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有些时候要矫枉必须过正。

干部队伍情绪受到影响

沈冰:去年的时候中纪委是非常严肃地查处了原来的省政协主席韩桂芝,而且之后也有数位省里面的一些干部也是有些不同的情况,位置上也调换了,这样的一些事情对于黑龙江的整体的干部队伍有什么影响?

宋法棠:首先是我要讲清楚的,中纪委和我们省纪委要查处的这些违纪案件都是过去一些年发生的,历史上发生的,不是现在发生的,这是要说清楚。第二,查处这些人的问题,特别是在职一些领导人的问题,确实对这些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情绪受到相当的影响。

有些时候要矫枉必须过正

沈冰:当时对您的心理上,是不是也有一些压力?

宋法棠:对我的心理上也有压力,为什么?因为我2003年首先抓了两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风建设,然后抓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把大家的情绪都发动起来了,但是2004年一出了这些案件,大家思想上波动,干部思想波动,心理有压力,我还要处理这些事情,要一手抓发展,抓稳定,一手抓反腐败,处理这些涉案人员,我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都会比较大的。

有相当一些干部,我是非常为他们惋惜的。因为有相当一些干部,他们确实是干了一些事,而且干得相当好,在现在的岗位上干得大家口碑也比较好,但是他历史上,他过去的时间他犯了那么一个错误,违反了党的纪律,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当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有些时候要矫枉必须过正,所以在这种查处案件的过程当中有些事情管得严一点是对的。

开展行风热线

沈冰:另外就是要有制度上的保证,接下来我们请黑龙江省纪委纠风室的主任吕娟说说,在建设党风廉政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吕娟:省委作出了加强两风建设的部署之后,我们省纠风办和省电台联合推出了一个行风热线,两年来,一共播出了78期,接到群众的投诉各类问题是4005件,办结了3884件。从现在看,行风热线它确实效果很好,我觉得它是超出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比方说我们有一个县,有一个税务干部,他拖欠了一个小食杂店2037块钱,很长时间没有还,上了行风热线之后第二天领导就带着他把钱还上了,而且赔礼道歉,而且对这个干部作出了处理,降级,这个行风热线,在群众当中搭建了一个和群众直接对话交流这么一个平台。

针孔摄像暗访行政机关

沈冰:我听说法制办吴主任还搞了一些暗访,是不是也跟这些相关?

吴龙文:实际上暗访就是我们站在老百姓这个角度,通过针孔摄像机,把行政机关依法应该公开的行为记录下来,是便于对他们的监督,实际这个活也不是黑龙江的独创,在这儿我想说句老话,就是家家都有难唱的曲。

宋法棠:这只能说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的两种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要解决党风廉政建设问题,需要教育、制度、监督共同来发力,形成三位一体的这样一种体制,才能够彻底地解决好,但是这两种具体手段是非常有效的,所谓行风热线,你在这儿听大家打来的电话,马上你就要解决,你来回答,提这个问题你就要回答。据央视《新闻会客厅》

新闻链接

韩桂芝卷入“马德案”

韩桂芝是黑龙江哈尔滨人,62岁,大学毕业后于1968年到大兴安岭林区工作,一干就是20年。1988年,韩桂芝回到哈尔滨,任黑龙江省监察厅副厅长。

  2002年2月,韩桂芝在政协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当选黑龙江省政协主席,2003年1月在政协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主席。

  2004年6月10日,黑龙江省政协九届七次常委会决定免去韩桂芝省政协主席的职务。

马德曾历任黑龙江省海林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牡丹江市副市长,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绥化行署专员,2000年2月任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在绥化任党政主要领导的6年时间里,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卖官鬻爵,涉及马德案件的绥化市及各部门“一把手”就有50多人。根据纪检部门的调查,马德受贿人民币502万元、美元2.5万元。

 

    (注:《贪官的末日》最新电子版本约有90万字,有照片插图近400幅,有需要的网友,可与我联系。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