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义的承认自己是傻逼的必要性是绝对的


前两天有个人跟我说你丫不会喜欢《春风沉醉的夜晚》吧?我说喜欢就喜欢,不过我也没说喜欢。因为我这个人说话一向是逻辑混乱、前后不一、言不由衷。。。而且我喜欢不喜欢都不能说明它的好坏。因为好坏这个问题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文艺作品标准才可以评断。而且如果说好的话也是相对的,属于突发对比的结果。不是谁赢了而是别人输了,仅此而已。

 

而且中国影迷其实有一个悖论——如果我是傻逼,那么我的期待有没有价值呢,如果我的期待没有价值,那么我的失望就不能证明我的傻逼,那么我就不是傻逼。于是这个逻辑就消失了。所以无意义的承认自己是傻逼的必要性是绝对的。别有期待、别有评断、别有好坏。应该无分别心的对待中国电影。因为他是一团雾。

 

这个就像银幕前总有一团雾阻挡我们的表达。你只能坚决的模糊或者暧昧的清晰。并且这个角度属于历史问题比较复杂,而且这种复杂性不是当代中国人能解释的。需要一种超强的曲线思维能力或者一种超越国家宏观的思考概念才能解析。

 

既然无法表达,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放那!谁都别动。假装没看见。于是结果,这团雾反过来导致电影结构性重复、框架局限,心理逻辑失调、记忆线路窠臼、对任何问题没有良性叙述等等。不说了。没劲。

 

因为中国电影有什么可说的呢?不是因为这四个字太出名了,而是它确实不怎么样。而且据说讨厌也不过是联系事物的另一种形式。所以连讨厌都不应该有。事实就是——在这团雾里面,生活能生活到这份上,电影能拍到这份上,看电影能看到这份上,一切就是用“体制化的创作环境创作的概念作品、用环境的体制去体制作品、最终用作品的概念再一次重新对体制作出回应”。和谐呦。按理说,这么干不行。但是他们就真行了。。。这个巨大的结论无需证明。

 

当然这个结论还不是最巨大的,最巨大的是,中国电影的一切都是自成体系的。一个剧本烂到一定程度其实很牛逼的,但是,一个导演还能给它拍出来、演员能给走出来、其他一切部门都能到位。恐怕这种协调性只有我们这种黄不拉几的人才行。

 

不过还是说娄烨这片儿,其实我觉得没什么不好,起码我还想写点儿东西。满足我的某种情怀和知识表达欲。所以我想说的是,我并不是排斥这种片儿,当然也不是不排斥。这个属于一种妥协。因为妥协也是对抗的一种形式和结果。并且结果是形式的一部分。当然,演员方面其实还可以更好。我喜欢半吊子那种货色。普通又有点儿深沉的失败者的角色。可惜没有。另外,影片暗示太多。他妈的大腿和眼神用的多了点儿,其实要少来那么两下子,更好。。。

 

至于地下电影这事儿就不说了,因为地下变地上肯定不是从良这么简单的。当初的艺术家也不是造反有理这么简单的。而且现在说谁是艺术家等于骂谁全家。好好地孩子学什么不好非学艺术,没钱弄艺术还不如抽粉儿呢。。。而且最关键的是,地下电影这四个字对于执政党的精神建设非常不好。

 

另外我之前文章写过体制问题也不说了,因为是个伪问题。你一谈论你就自动成为体制的一部分或者一次派生。而且关键是,我也没有观赏别人进行这些律动的兴致。你们谁爱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随便。。。但是这么激动干什么?脑子跟荷尔蒙一样,都保养的跟二十岁的小青年似的。当然也可以。但我觉得,别这样,真的,不必要,没事儿找事儿干。回头请你去喝茶。

 

还有商业和艺术,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纯粹的商业和纯粹的艺术绝逼不可能兼顾。也没必要兼顾。因为根本不在一个逻辑层面。当然要是互相做出一点儿让步可以,不过那是另外一回事儿。或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艺术也是一种商业策略,那就更谈不上兼顾的问题了。。。或者是你的艺术取得了商业效果、或者是你的商业入侵了艺术底线。。。所以我觉得其实可以在艺术、商业之外有一些新的标准。比如我喜欢观念性的东西,我觉得相当浓烈。

 

另外我之前还提到了阿凡达呀,我虽然觉得没劲但是美国必然制作出那种玩意儿是绝对的。他们可以做到这些,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是美国,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故事结构的经验、各种表达的资源优势还有资金和良好的电影运作环境,他们可以以任何国家为背景去创作,为那个国家去创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不要一切语言表达——电影的、对白的、思考的、艺术的、内容的、文化的。。。只需要商业的语言。。。所以工业化肯定是好莱坞的方向,他妈的他们就是有这个能耐一遍遍的复制男人的世界,漫画的英雄,被尊重的女性,永远爱好和平的市民,少不了邪恶的对立,最后是贵族的梦幻。。。虽然其中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和最终的结果都是可以预见的,以至于我经常怀疑这么简单到底他妈的什么意思呢。不过他们其实没什么意思,但是没什么意思也不影响全世界买账。不单纯是票房的帐,而是标准都要全盘接受——阿凡达之后就是形式大于内容以及他们这种极大地工业化——天才也是工业化的一部分,演技是为明星两个字诞生的,所谓的灵感多数时候只是社会话题和市场发现,而且关键是,他们描述的任何一种资本主义罪恶都是一种资本主义崇拜。美国梦的破灭也是一种变相的怀旧等等。

 

最后再说一个事儿,其实我一直觉得电影是用来消磨时间的事儿,而在人类可以用于消磨时间的优雅逻辑面前,并不需要特别多的正确性以及意义。所以电影享受就行了,本来不用思考。但是现在没有享受了,所以恐怕我们必须思考一下。到底是享受这俩字出了问题,还是说,作为观众你阳痿不行了。。。而你不行了到底是那个真的不行了,而是在那个不行之前别的就不行了,然后把那个害的也不行了,有病要去看病,所以这必须思考一下了。


另外,前两天看了《山楂树》,我觉得挺好看的,因为一个电影能做作的那么简单、那么直接、那么肤浅、那么烂、那么轻易的就可以被鉴定为做作的电影,真的是大师手法。期间,电影院里一阵阵欢声笑语,其实很多桥段出于内涵我可以不笑但是我承认笑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谁说我们没有好电影,我断定这会是一部“优秀电影”“获奖电影”“伟大电影”“商业大片”“超级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