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红颜知己一览表


谁是最风流的红颜知己

 

    一生以花以草为知己,不失为雅士。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最风流的红颜知己一览表: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

  菊以渊明为知己;

  梅以和靖为知己;

  竹以子猷为知己;

  莲以濂溪为知己;

  桃以避秦人为知己;

  杏以董奉为知己;

  石以米颠为知己;

  荔以太真为知己;

  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

  香草以灵均为知己;

  莼以季鹰为知己;

  瓜以邵平为知己;

  鸡以宋宗为知己;

  鹅以右军为知己;

  鼓以祢衡为知己;

  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一生以花以草为知己,不失为雅士。

  催人泪下的神话:梅妻鹤子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林和靖是北宋隐逸诗人,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传说林逋死后,那一对丹鹤日夜悲鸣不止,最后双双死于墓前。孤山的梅花本也有红有白,自林逋死后也一律成了缟素。人们踏雪寻梅,却再也找不到梅妻鹤子林和靖了。

    如今的孤山大概是“梅花已老亭空鹤,处士长留山不孤”。而孤山的梅花后人则风趣地说:“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宁波奉化黄贤村人。他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

  林逋种的梅花据《御览孤山志》记载,共三百六十余树,整个孤山也变成了天下闻名的梅花屿。每当梅树开放之日也就是林逋最快乐的节日。这时候的林逋遥襟甫唱,逸兴遄飞;煮酒观梅,赋诗得句。“辛苦灌园欲何知,种得梅林尽是诗。小梅斜插银杭月,正是逋郎得句时。”林逋写梅,爱之甚深。他笔下的梅花冰清玉洁,卓雅超群,镐素襟怀,冷香风骨。形是梅花,而魂正是他自己。“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古今无诗才”。后人说他是“梅妻”委实妙极。

   本来梅花已为林逋倍添了浪漫与高雅,可除种梅之外,林逋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养鹤。这使得他“梅妻”之外又得了“鹤子”的佳名。《淮南子》说“鹤寿千岁,以极其游”,鹤是一种佳禽,象征着长寿与吉祥。林逋在孤山养的一对丹顶鹤,名叫鸣皋,典故出在《诗经小雅》。传说这对鹤通人性,与林逋异常亲密,堪称父子。林逋于林间散步时,鸣皋跟在其后,彬彬有礼,潇洒而悠闲;林逋与高僧品茗时,鸣皋在一旁侍立,温文尔雅,恭敬而谦和;林逋同墨客对弈时,鸣皋冷眼旁观,安详而闲适;有贵客到时,鸣皋还随歌低吟,起舞助兴。

  采菊东篱下

  中国古代有很多好的故事,比如陶渊明,陶渊明的朋友是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因为跟陶渊明结了缘,而成一段佳话,惹得人们说了好几百年。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满堂前。”

  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

  

人不可以无癖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幽梦影》里有一句话:“花不可以无蝶”。花的上边,不能没有蝴蝶,蝴蝶来了才美。“山不可以无泉”。山没有泉水就没有灵性。“石不可以无苔”,石头上要是长上青苔那感觉才好。“人不可以无癖”,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爱好。

  我的爱好就是逛潘家园,买一个破木头盒子回来,又修理又擦又打上油。放在那,睡到半夜起来上厕所也要看一看,抱一抱,然后再放下继续睡觉。我有一段好像不太爱玩盒子了,结果大病一场。每个人都要对生活有情趣,每个人除了工作以外,自己找点癖好,能帮助你长寿,能帮助你心情愉快。白天为工作忙一天了,下班以后不去想工作,为自己的爱好“工作”,放松自己,要不会疯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