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不提供开水的经济学
赵红军
第二次到参观上海世博园,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的事情。比如,第一次参观时,排队行列中的垃圾就让人气愤不堪,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世博会能见证多少个丑陋的中国人?”的文章(http://hjzhao.blog.sohu.com/156164642.html),对国人素质低劣、制度欠缺的问题进行评论并给出了很多政策建议。第二次参观世博时,排队行列中的乱扔垃圾现象似乎已大大改观。垃圾桶三步一个,两步一个,很多护栏连接处也卡上了垃圾袋。仔细一看,这个垃圾装置还真体现了简单实用、收发方便、节省材料的设计思想,这说明,世博会的确是一个锻炼国民素质的大舞台,更是一个教育国民、促使很多制度创新得以落实的大舞台。
但经济学人就是经济学人。第二次的参观还是让我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整个世博园里面,向公众提供开水的地方少得可怜。找来找去,就找到了一个位于加拿大馆和俄罗斯馆中间的问询中心。进去一看就发现,这个开水服务还是专供母婴的,其他人特别是泡面的人不受欢迎,为什么如此呢?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其实经济学早就认为,一件经济现象之所以出现,必定有其背后的经济理由所在,就拿世博园不提供开水这件事来看,其背后可能的经济理由也许有:
理由之一可能是主办方认为,夏天开世博会提供开水没有必要,有的时候甚至是三伏天,所以提供经过过滤的冷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提供热水。可是想想这个理由似乎并不完全可信。国人毕竟是国人,不是老外。老外可能只有喝咖啡和洗澡时才需要热水,不管冷天还是热天,一杯冷水甚至冰水就能解决问题,可国人就是国人,不管喝水还是喝茶向来都有喝热水的习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尽管现在不少年轻人有喝冷水、冰水的习惯,但那毕竟是少数,很多老年人、中年人、妇女、儿童都保留着喝热水、吃热饭的习惯。世博园毕竟是面向世界的博览会,面向国人的博览会,肯定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样展示的世博会。但在提供开水这个问题上,却似乎有点西方人的架势。看来,仅仅因为这一理由就不提供开水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理由之二可能是说世博园里游人如织,提供开水服务恐怕非常之不安全。从管理者、操作者的角度看,这个可能是构成世博园不提供开水的理由,但这个理由似乎也非常之荒唐。中国人吃热饭、喝热水的习惯对小孩、老人而言的确可能是不安全的,但中国人从来没有因此而让老人、小孩该吃冷饭、喝冷水。我们所能做的恐怕就是提醒游客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打水、饮用时注意热水烫伤的风险,而不是相反。退一步来讲,如果说安全和吃饭、喝水都是一种基本生活需求的话,那么很显然,安全这一需求是比吃饭喝水相对次要的需求。俗话说的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充分说明,吃饭、饮食是一种比安全更加重要的需求。当两者存在矛盾时,满足前者恐怕是所有人类和动物的第一选择,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因此,用这种理由来搪塞也不可信。
理由之三恐怕是世博主办方收取了世博餐饮企业的高额入场租金,这些企业当然想着如何快速地回收他们的租金,那么,这些企业怎样才能快速地回收入场租金呢?恐怕稍微懂一点经济学道理的人都非常清楚,那就是想方设法创设一种垄断的格局。怎样来创设餐饮企业的垄断格局呢?显然不提供水或开水就能隐性地创设这一格局。恐怕大热天若不提供冷水就算非常之不人道,因此非常不可行,但是大热天不提供热水似乎却颇有人性关怀意味,而且能在实质上有效地抑制游客自带方便食品(特别是方便面)的可能,这样,一方面,大多数中国人都有对热水、热饭饮食的习惯,另一方面,园区只有极少数的热水供应点,于是,对世博园区餐饮企业最大的竞争者——方便食品及其引发的游客自我餐饮服务——就被轻而易举地化解掉了。
不相信,你去C片区的上海城隍庙小吃王国看看就知道了。在那里,一小碗约80-100克绿豆粥的价格是6元,一碗放了点粉丝、三个小肉圆的粉丝汤的价格是12元,一小碗约120克蒸蛋的价格是12元,一碗河粉炒面的价格是18元,一听容量稍大的啤酒的价格是15元,一杯西瓜汁的价格是15元,一两通常是四个生煎的价格是16元,一串烤肉的价格是6元……如果与外面的市场价格相比,一小碗绿豆粥的价格比市场价(这个重量的约0.5-0.8)高出650%-1100%,一碗粉丝汤比市场价格高出500%,一小碗蒸蛋的价格比市场高出500%,一碗炒面的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260%,一听啤酒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250%,四个生煎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400%,一串烤肉的价格比外面高出200%。
在小吃城里面,稍微兜个圈子就会发现,各种热饭、热汤、热菜的价格常常要高出市场价很多,相反,一般的冷饮比如啤酒、西瓜汁或者冰激凌等的价格就相对便宜一些。小吃城外面也是如此,各种冷饮、冰饮的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比如,一杯冰工厂的碎碎冰价格5元,只比外面高出66%左右。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园区内,由于有冷水的供应,因此各种冷饮的销售就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和替代性,因而价格要更加合理一些,相反,各种热汤、热菜、热饭的竞争者较少,并且园区不提供热水供应,消费者的可替代性选择不多,因而价格要相对昂贵很多。这再次证明了经济学的一个基原理,那就是对整个社会和消费者者而言,竞争的结果要优于垄断,充分的竞争要优于不充分的竞争。
有人也许去过加州或者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但去了以后却惊奇地发现,同样是游乐场所,迪斯尼乐园里面的餐饮价格与外面餐饮的价格却并无二致?还有人也许去过上海科技馆、芝加哥的工业与科技展览馆、纽约的移民博物馆,但他们也会同样惊奇地发现,上海科技馆里面饭菜的价格奇高,门前冷落鞍马稀,而芝加哥工业与科技馆、纽约移民博物馆里面的餐饮生意却红红火火?为什么?两相比较就会发现,两地非常不同的市场现象,完全源于两国、两地管理者、企业经营者非常不同的经营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经营理念上,国内管理者、经营者要想攫取比别人更高的利润,可以诉诸的手段通常就是通过与政府建立特殊的人脉关系,人为地塑造一种行政性或者市场性的垄断,或者通过排他性的合同抑制、限制别人的经营而获得自身的发展,严格意义上说这乃是一种“围堵”型的管理理念和“以邻为壑”的经营理念;在国外,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比别人更高的利润,却更多地求诸于业务上的创新、差别化的服务等来实现。
在经营者的时间观念上,国内的管理者、经营者通常都只贪图短期利益,老是想着如何在短期内赚得盆满钵满,而国外的经营者、管理者却不得不思考着着怎样长期永续经营,而不是贪图一时的超额利润。
有关这两点不同,无论是从世博园里面商家那些远远偏离市场均衡的商品、餐饮定价与迪斯尼乐园、纽约移民博物馆里面餐饮价格的内外同一,还是从世博园不提供热水这个做法等来看,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这说明,在过去的30年,尽管我们的政府、企业相比过去前进了很多,但与公众认可的、大家所期望的良序市场经济之间还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些来自我们周遭生活点滴的信息,恐怕不仅仅应成为我们的饭后谈资,而且更应该成为我们提高企业经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很好理由与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