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着总理的日子



                  与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先生

 

我过着总理的日子

 

927日,过的简直是总理的日子。

早上7点,在“第一视频”坐视天下,在“石锅拌饭”的主持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两小时。

9点钟赶赴军事博物馆,到中央电视台四套海峡两岸栏目,与台湾忠信校长高天极先生谈祭孔。汽车拥堵,每秒前进一米,听说是因为总理出行,交通管制,最后五百米只好步行。陈军军接我们到录制场,节目做得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中午在附近匆匆吃了米饭和剁椒鱼头,牟剑闽先生开车送我到吴家花园。这里是当年彭德怀元帅挂甲之地,就在北大西侧。中午小憩,吃了点水果,冲了个冷水澡,浏览了上午的吴家花园会议精神。下午开会,认真听取了有关领导和前辈专家的报告。

傍晚美国大使馆来车接我,穿过莽莽的汽车丛林,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的宅邸赴宴。见到了洪晃、柴静、饶谨、王晓峰等名流。我说洪晃你的价值就在于不成熟,哪有你这个岁数的女人还那么天真地想啥说啥的?洪晃说没办法,就是天真幼稚啊。柴静说十年前我到北广做报告,她就是挤在前排的几个小女生之一,孔老师你肯定不记得我啦。我说你比电视上漂亮多了,现在看上去还是个小女生,电视可真害人哪。听说客人里还有熊蕾老师,但是没见到。回家发信问熊老师为什么没去参加“被统战”工作,熊老师说已经去过了。晚宴很热闹,有人谈文化、有人谈艺术,还有人激情满怀地用英语向美国大使控诉中国的丑恶、专制、愚昧,搞得主人有点不好意思。倒是孔和尚谈的孔子,似乎可以涵盖左中右,成为“第四媒体”也。统战工作本来是毛主席周总理玩剩下的,但是现在美国人玩得最好。中国朋友目前只能采用邓小平爷爷的战术:“狡猾的敌人对我使用了美人计,我只好将计就计喽。”看来中国老了。

大使家的甜点很好吃,冰激凌我吃了两份。吃人家的嘴短,便热情赞美了大使夫人的贤惠和大使女儿的美貌性感。但是晚上回家忽然觉得没吃饱,便命领导拿来半个馒头一截大葱吃了。边吃边读温家宝总理的教导:“中美可建立更大规模和更紧密的财政金融和经贸关系。”不禁倍受鼓舞。老黄发来短信,用温家宝总理的“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制成了一则黄段子,孔和尚看了很生气,斥责道:“你还嫌温总理的恶心事儿不够多啊?你怎么比《南方周末》还坏呀?你还想把我们温总理糟蹋到什么地步啊?”

又读了《德国之声》文章《中国一胎化阻碍经济增长》:“中共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抑制了人口增长,但生育率降低将会导致经济增长下降。专家说,中共政府因此打算放弃一胎化政策,但在富裕的大都市恐怕为时晚矣。一胎化政策对经济和社会还有另一个坏处,现在,中国的男孩比女孩多出1300万,据人口统计学家估计,2020年進入婚龄的男子会多出4000万人。而“强制一胎化”使中国在21世纪将迎来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收到 朱栋霖老师再版的力作《曹禺:心灵的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月版。此书初版于80年代,那时候讲究“心灵”,钱理群先生的鲁迅研究著作名叫《心灵的探寻》。20多年过去了,心灵不知何处去,只剩馒头就大葱。

睡前读了两位初中老同学的短信。一则是:“朋友是旧屋墙角的一坛老酒,静默忠实地守住一角尘封和清辉,也许无须时时被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偶尔打开来,依然是沁人心肺。”一则是:“真的,一晃三十年了,太快了,不敢回想。可我的心好像永远都想停留在那个时代,美好,清纯。”

忽然又想起高三八同学王老善,当年是我们班错字病句大师,但是酷爱炫耀文采,每每出口成章,以使用成语诗文为荣。同学以之为乐,往往不加纠正。例如他把“奢侈”读成“者多”,同学不但不纠,还人人效仿。一次萧麟穿着新毛衣、新筒裤、新皮鞋,王老善看着生气,就批评曰:“你的生活也太他妈的穷者极多啦!”因为两个字分开使用,大家都没听懂,萧麟被他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我怎么啦?什么叫穷者极多啊?”孔庆东自作聪明解释道:“王老善的意思是说,你家穷疯啦,穷到极端啦,让你穿这样的衣服丢人。”王老善说:“不对,老孔怎么你连这个成语也不知道,穷者极多啊,就是特别特别者多的意思啊。”这回大家听明白了,于是班里流行了好几天的“穷者极多”。我原来以为这不过是王老善的个人误读,现在才明白,原来其中大有奥妙,“奢侈”的前提就是“穷者极多”,如果世上没有极多的穷人,那些富人靠什么奢侈呢?看来王老善真有先见之明也。

想到这里便就寝了,因为928号,早晨“坐视天下”后,还要赶到国子监,去参加海峡两岸祭孔大典呢。奶奶的,这过的简直是总理的日子啊。

 

本期博客思考题:

1.     坐视跟立视有什么区别?

2.     剁椒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