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七十三


悟道七十三

喻建国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原文如下: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读过多遍以后,渐渐地对这一段话的含义初步有了一点了解:

勇于强悍就会遭祸杀身,善于柔润就能长安平常,这两种作为的结果,有利抑或有害,真是很难说清楚。主流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渲染而善于应对;不召唤而自动光临,坦然而善于筹谋。大自然如同一张天网,宽广无边,善恶总报,绝无漏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早已是千古绝句。为恶之人,当其为恶之时,因此八个字,会略加收敛;为恶之初,当其恶念充斥时,因此八个字,会突然歇手;恶过之人,当其回顾作恶时, 因此八个字,会惶惑不安。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曾经无数次挽救了濒临为恶之人,也曾经无数次让为恶之人降低了为恶的程度,更让那些已经犯下恶行的人,洗心革面,悔过自新。

刚易折,这是对存在于时空中的物体而言,对人来说,刚可以表现为强悍,一味强悍,在世间常常会招来横祸,甚至是杀身之祸,所以一味的强悍是不可取的。柔润是处世的良策,柔润,表现在人间是平安的保证;柔润,呈现在处事上,经常可以获得息事宁人、化危为安的良佳效果。柔润是善良的一种表现形态,柔润是生活美的一种灿烂反映。

不战而胜是最伟大的兵家名举,自古以来,不战而胜的辉煌案例实在不少,只是,著史者往往会将其在史著上漏挂,原因也很简单,不战而胜的过程在其宏观表现上没有什么夺目的光辉和曲折壮观的场面,因此流传渲染也比较少,也就鲜为人知。如果认真对历史进行研究,不战而胜的史实可以成为史著上的连篇累牍,不尽挥洒。进入人类新的世纪,史家很有必要对大量实际存在于历史上的不战而胜的史例进行研究,它可以为新世纪中的争斗提供良佳的策略和谋划,因为在新世纪中,人类的争斗大量要借助于偃旗息鼓与出手柔润,双方都不可也不能过于强悍,新世纪中勇于敢必杀,几乎是必杀无疑,绝对是两败俱伤。

“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已经被许多当今的政治家潜心研究和领会。不争而善胜,是争寓于不争,肯定不是全然不争,是争的渐趋形态,是争的平和形态,是争的圆润形态,是在不争中大量地潜在地施展着争,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胜了。不应而善应,是应寓于不应,也绝对不是全然不应,也可以说这种不应是应的渐趋形态,是应的平和形态,是应的圆润形态,是在不应中大量地潜在地施展着应,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善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