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争夺中国版图系列之
张作霖究竟死于谁之手?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9月26日开始将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26日当天,梅德韦杰夫拜祭苏军烈士墓,对此,俄总统发言人表示这不是在释放某种“反日”信号。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拜祭苏军烈士墓这一举止,会被外界解读为“某种‘反日’信号”?这原因就在于:在东北这块广饶的土地上,前苏联和日本帝国撒下了太多的是非和谜团——张作霖之死就是其中之一。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此地后又改称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甸屯,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辽宁海城人,自小出身贫苦农家。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现在,一般认为是张作霖之死是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佐一手策划的,原因是担心张作霖与美国暗中勾结,从而使日本失去对东北的控制。
不过,因为对东北垂涎三尺的不仅有日本,还有当时的北极熊苏联,所以,最近也有种说法是:张作霖之死与日本无关,而是苏军情报局所为——此说源于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霍罗夫撰写的《张作霖元帅之死档案》一文。
那么,苏联人为什么要杀害张作霖呢?原因有三。
首先是是防止张作霖倒向日本,阻碍苏联在东北利益。张作霖盘踞东北多年,与日本政府以个人名义签有卖国约定。如果张作霖成为中国元首,这些无效约定有望成为合法条约,使苏联染指中国再无可能。因此,张作霖个人的死,将使日本的图谋成为泡影。张作霖个人威望过高,无人能代替。因此,张作霖死后,部下必然有争斗,再不能共同亲日反苏。在势均力敌的军阀混战中,苏联可以寻找机会,扶植亲苏势力。
其次对“中东铁路事件”的报复。1924年9月20日,张作霖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东铁路条约”,做出与苏联友好的姿态。根据条约规定,中东铁路将由苏中双方共同管辖。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苏联政府开始改变了对张作霖的态度。1926年1月,张作霖军队在交纳使用中东铁路费用问题上与苏方发生纠纷。截止1925年12月,张作霖军队拖欠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债款达1400万卢布。为此,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伊万诺夫决定禁止张作霖军队使用该铁路运输部队和军用物资。对于伊万诺夫的决定,张作霖军队不仅不予理睬,而且变本加厉地使用铁路,甚至开枪对拦截过往军列的铁路工作人员加以威胁。 1926年1月,张作霖命令军队逮捕了伊万诺夫,以便控制对中东铁路的管理。苏联政府将其称为“东部铁路纠纷”,试图对张作霖施加压力,并暗示张,日本一些有影响的团体正在物色新的人选取代他,希望张不要在这种时候与苏联把关系搞僵,以免失去可靠的支持者。但是,苏联政府的努力化成了泡影。同年7月,张作霖在北京会见了吴佩孚,与其讨论了共同对付左派运动问题。同时,张作霖还向吴佩孚提出了将中东铁路管理权交给他来管理的要求。尽管苏联对此提出了严正抗议,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实际上还是落入了张作霖之手。
为达此目的,苏联组织了两次对张作霖的暗杀。1926年8月苏联政府命令苏军情报局对张作霖采取暗杀行动。当时,苏军情报局将暗杀张作霖的任务交给了特工萨尔嫩和布拉科夫。根据暗杀计划,他们将在张作霖官邸大宅内埋设地雷,炸死暗杀对象。具体分工是,萨尔嫩主要负责在张作霖官邸大宅埋设地雷。有消息说,9月底,在张作霖官邸将举办一次音乐会。届时,萨尔嫩应安排乐队人员将地雷偷偷带来,将其埋设在张作霖居住的大宅院,并将地雷定时。布拉科夫主要负责护送地雷过境。9月24日,布拉科夫化名舒金在边境火车站与萨尔嫩派来的梅德维杰夫和弗拉先科接头,准备移交地雷。但是,他们的行踪早已处在张作霖特工人员的监视之下。车站巡警立即对布拉科夫携带的行李进行了搜查,并发现了地雷。于是,布拉科夫、梅德维杰夫和弗拉先科被巡警逮捕。随后,苏联政府立即声明,布拉科夫是白匪,暗杀张作霖完全是由移居中国的苏联侨民策划的。
这次失败的暗杀行动结果适得其反:张作霖开始与莫斯科疏远,并采取了许多敌视苏联的行动。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自任北洋军阀总指挥和安国军总司令,并发表了“反共宣言”。随后,张作霖在东北三省散发的传单中称:“苏联布尔什维克(共产党)是毒蛇和猛兽,只有安国军才能拯救东北三省人民。”同时,张作霖积极支持蒋介石清除在北阀军中的共产党员,并断绝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