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崇彬(著名海外作家、《品》总编辑)
我对华尔街虽然不熟悉,但并不陌生。和当年的《绝情华尔街》作者陈思进一样,刚到纽约不久就去了华尔街。记得站在那短窄的街上,惊异这样一条不显眼的街道,就是下一阵毛毛雨,全世界也会湿透的华尔街?当我从证券交易所宽大的玻璃窗向交易大厅观望时,确实能感受那种紧张诡秘的气氛。交易员旁若无人的的操作,地上散乱的纸张,荧屏上不同颜色数字的跳动组成的画面,会让你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当我再次回到华尔街,看到那街头那气势冲天的铜牛,那粗壮的脖子和坚硬的牛角,似乎听到了它在那毫迈地向天下宣称:这儿,华尔街,掌控着全球的金融脉搏和动向。
《绝情华尔街》说的正是在这条街上所发生的故事。王雨航,一位年轻,聪颖的中国留学生,进入华尔街工作后的故事。显然,这儿的华尔街,并不是指只那挺立着十九世纪中叶建筑,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的这条实体的街道,而是华尔街投资圈。《绝情华尔街》说的是金融投资圈内幕的故事。
对于金融投资,我一直抱着敬仰的心态,无论是大鳄翻云覆雨的传奇故事,或是现实生活中,靠投资理财,让全家过上上流富裕生活的亲戚朋友的经历,都让我啧啧称奇。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眼光,用着钱生钱的方式为自己创造财富,令人赞叹。这些人的头脑和思惟异于我们普通人,随手在书中拈起一个细节就可以证明:亚当教雨航怎样防止自己的名贵房车在出门度假被盗,不是把车交给保险公司,而是用车去找银行作抵押借钱,除了众所周知的银行的车库比一般保险公司的车库要保险得多的原因之外,一星期还可以节省30美元。
华尔街令人迷恋,华尔街的金融圈教人致富,作者笔下的雨航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在短短时间里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这一切都无可厚非。作者为什么还要他"绝情"于华尔街呢?因为华尔街在小说中代表了"贪梦"。
华尔街提倡的口号GREEDY IS GOOD,陈思进安排亚当道出了这句口号背后的真正涵义:“你一定知道华尔街是靠交易量存在的,怎样才能产生和增加交易量呢?华尔街的‘供’是什么,是各种股票、债券和衍生产品。而人的本性是贪婪的,我们就是要设法将人们的贪婪转化为‘求’。你时常会听到一些令人垂涎欲滴的好消息,比如哪只股票一年涨了十几倍,哪个行业有大大的利好,诸如此类。这说明‘求’将要增大,而在‘供’不变的情况下,股市不就上涨了吗?可一直涨也不行,涨得太高的时候只有买没有卖,交易量不就下来了。幸好人们还有胆怯的一面,一旦利好出尽,跟着自然就是利空,大伙儿一害怕,‘求’就下降,你想‘求’下降了"。多么吓人的内幕,那些华尔街的"精英们"是在玩弄人们贪梦的心态,而达到自己疯狂盈利的目的的。对此,他们非但乐此不疲,还振振有词,书中的彼得不是这样开导雨航吗:"我们不用创造,我们拥有,我们玩的是别人口袋里的钱。以后你就会懂的,时机一到,你就可以立刻上岸变成富人。这里是自由市场,这儿的游戏规则是谁定的?是1%的有钱人!”
华尔街,没有错,投资获利,也没有错,错的是贪梦!所有的贪梦都是来自于以小博大,短期获利的念头。如果我们没有贪梦,就不会轻易上了别人的当。当你看了此书,一个在华尔街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精英的经验之谈,一个华尔街金钱的血腥故事后,恐怕你的感想不单止会"绝情",而且会去颠覆,颠覆所有可以摧毁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人生的那些恶念和能让那些恶念付之行动的体系!
《绝情华尔街》是一本很精彩独到的商战小说,除了那些金钱权贵的命运故事,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外,书中对纽约市景和人文氛围的描写,把我带回了几年前,我在曼哈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