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中有大智慧大作为


  温家宝总理周末在西安考察时,借苹果谈经济,他说:小苹果可以看出大问题。一个小苹果,可以读出中国的经济学。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只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保证群众就业,才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
  以小见大的道理折射出哲学的睿智,世上很多小小不言的现象往往能看出大势的走向。所谓“不凡见于细微”,阻碍一个人、一项事业成功的通常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大问题,而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个人的成功如是,一座城市的兴旺亦如是。
  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就大事。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7月12日上午,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正永到西安地铁、北客站等工程现场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在提出宏观要求之后,不忘叮嘱工作人员,“北客站是新世纪新都市的新形象,希望进一步突出人性化设计与管理,对职工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突出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注重细节,关心职工防暑降温就是要体贴入微,如果做好了这些小事,职工的干劲就能够极大地焕发出来,工程的质量就能够切实提高。
  上周,三名大学生卖菜的举动在市民中引起极大反响,真正让人们深有感触的应该是这三名大学生敢于从小事做起的创业精神。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但如何就业却是每个人都不同的。在1∶270的高比例竞争中应招公务员,固然是一种选择,而看准一件小事踏踏实实地从头做起也是一种选择。我们既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创大业,也应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实现人生价值。而后一种选择对初涉社会的青年来说,意义更为不凡。
  西安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大环境整治、大项目改造是必须的,但对每一位市民而言,注重文明细节,做好文明小事,可能来得更实际、更有效。上周,四城联创办对全市进行暗访,发现一些路段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现象严重,不遵守交通秩序的事也多有发生。这些事说起来都不能算大事,只要我们多走几步路,或者看看路边的警示牌就可以做得更好。但这些小问题、小毛病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实际上,我们对一座城市的感受多数情况下都是先从小事开始的。近5年来,西安市新增街头小绿地广场303个,截至2009年底,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9平方米。这种良好的变化具体到每个市民很难体会到,但出门10分钟就能见到三个公园,这种体会却是实实在在的,正是通过这种很个人的体会,我们才能更深切地感知到西安环境的优化。
  所以,当我们了解到秦始皇陵保护范围要从4.32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高新区将与沣渭新区联手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特区”,西安圈出75平方公里保护汉长安城遗址,并建1万平方米博物馆时,不要轻易地想象它的宏伟,不妨到现场看看,亲身体验一番,就会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所产生的那种感受也会更真实。
 

(201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