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的区别


                左为陈式太极拳                       右为杨氏太极拳

小学的时候差点被选入市武术队,选队员的体校老师挨个掰学生们的大腿。我其实柔韧性极差,但是我的鸡大腿被掰到肌肉拉伤的前一刻,强忍住没有掉眼泪喊妈,就这么被选中了。现在想估计那些老师也是混饭吃的,看走眼了。幸亏家长看我跟队练了一次就坚决拒绝让我再练了。否则以我的灵敏和爆发力,成为轻量级运动员也未可知。半途而废的结果是,到现在我都对武术一知半解。

赶上采访方舟子,方舟子明明炼的是杨式太极拳,不知怎么让我给写成陈氏太极拳了。我想这是因为我小的时候,看过一本连环画叫《偷拳》,那本书好像就是描写陈式太极拳的,给我印象太深了吧。

真是干什么吆喝什么。什么都得多学多问才是。方舟子在围脖上指出了这个错误。我虚心接受。其实我觉得方舟子还是很容易打交道的,就事论事。没什么不好。错了承认错了也不丢人。毕竟不是要命的事实错误,还有,《进化论》,应该是《物种起源》,看来我急于摆脱起源阶段早了点,还需要继续进化哈。

所幸,发在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http://www.infzm.com/content/49642 ,还是被大多人认为比较公允可观的展现了方舟子的性格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幸甚。

以下是陈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的区别。有空得炼炼。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流传最广的有: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整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杨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河北永年人杨福魁(露禅)(1800—1873年)所创。他与其两个儿子班侯和健侯,曾在北京传授太极拳,并担任过神机营总教习,其拳架后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年)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