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断有媒体披露,号称研究能力覆盖3000个细分行业且标榜自己是中国目前最权威的IPO咨询企业的汉鼎咨询竟然涉嫌数据造假。也难怪,一家成立仅仅4年的公司其研究范围如此高速增长,的确让人惊叹不已,要知道能够覆盖到3000个细分行业,这是很多老牌咨询公司都不敢说的话。
汉鼎的另外一个惊人之语就是“百分百过会”。这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如果之前的行业覆盖超出人们的想象,这个“百分百过会”更是荒唐。两个惊人之语加在一起使得汉鼎咨询成为一家不折不扣的创造奇迹的公司。所谓奇迹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些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首先就是衡量一个IPO咨询公司水平的主要标志的过会率。不否认某些国内咨询企业的实力,但能保证被咨询IPO企业100%过会率的咨询企业确实罕见,当然这还要和它的咨询专业背景和咨询的客户数量密切相关。但据笔者的了解,作为像汉鼎这样的IPO咨询业务面比较宽泛的企业要达到100%的过会率是基本没有可能的。这也提请业内及相关需要IPO咨询的企业,遇到这类咨询公司声称保证100%过会的话,基本上是在夸大自己的实力,甚至是作假。
其二则是与证监会的所谓特殊关系。先不说这种关系是否有悖于IPO咨询能公司和需要IPO咨询的企业本身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常识上讲,这种优势也很难从第三方证监会那里得到证明(其实就是根本无法证明)。所以如果哪家咨询公司将这条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之一的话,那这家公司八成是在忽悠客户。
第三是有关咨询企业IPO咨询相关数据的来源。业内都知道,为了证明某些行业的趋势或者观点,咨询企业会向第三方购买一些行业的数据或报告。这之中也会出现造假的可能。一种是购买的数据或者报告缺乏权威性,就笔者了解,目前这类的数据市场调查公司很多,水平也是良莠不齐,但IPO咨询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很可能会以超低的价格买入这些报告,来为自己的观点撑门面,但对于IPO的企业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相反,可能还会起到错误的引导作用,给IPO企业本身造成损失。此外,鉴于目前互相联网的发达,有的咨询企业索性就从网上寻找相关的免费报告,但这些报告假的居多,就算是真的,也早就不是当下最新的数据统计和行业分析了,拿此作为论据,更是对于IPO企业的不负责任。
最后就是有关IPO咨询企业的背景、规模和人员的职业素质。不可否认,在当下的IPO咨询市场,相关咨询公司的品牌、规模及人员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IPO的咨询能力,自然也会赢得更多相关需要IPO咨询的客户。但这也相应地成为某些咨询企业在此方面作假的动力。
其实除了咨询企业外,IPO企业IPO的目的不纯有时也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作假之风。例如有的IPO企业为IPO而IPO,IPO之后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出现亏损;有的IPO企业IPO之后将资金转向其他的业务,变投资为投机,违背当初IPO的初衷。基于此,笔者认为,衡量一个IPO咨询企业的真正实力,还要把IPO之后企业的市场表现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近期曝出的有关IPO造假的事件折射出相关咨询市场的不规范和缺乏一个较客观地衡量IPO咨询企业实力的量化标准,同时IPO企业本身IPO目的的不同,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咨询企业的作假,所以未来中国的IPO咨询业要想减少,甚至杜绝作假,除了不同企业的自律之外,行业的监管和适度的惩罚也是不可或缺的。
汉鼎造假事件最终能否水落石出,虽说还有待最后事实的验证,但从已经披露的一些事实看,一些矛盾和荒唐已经浮出水面。俗话说: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皮裤没毛,就是棉裤太薄。不知道汉鼎造假是因为皮裤没毛还是因为棉裤太薄。